沉寂的寒冬过去春天终于来了1853年的春天比起以往尽管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苏北的原野上开始出现生命的麦苗的绿色大地上也有了野生植物的新芽嫩绿的榆钱也挂上树梢。春天对富贵人家来说无非是增加了走马踏青的游兴对穷苦的百姓来说春天是生命可以继续的象征原野上已经出现迫不及待的身影在寻找可以吃的野菜榆钱树上也爬满了采摘榆钱的孩子。
一队人马徐徐的在苏北大地上行进他们是杨一和刘铭传带来的兄弟们由于南京的陷落杨一只好选择了绕道北上经淮南、蚌埠从五河出安徽如苏北绕过洪泽湖到宿迁再南下淮阴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回上海。和来的时候不同杨一没有骑马而是买了十几辆大车又拉行李又拉人由于大车有限大家也都是轮流坐车休息杨一总是把休息的机会让给其他弟兄们经过二十天的行军队伍进入苏州境内苏州遥遥可见眼看这天色要黑了杨一决定不进城就在这苏州城外扎营露宿。
帐篷搭起来篝火点起来和往常一样杨一带着大家围在篝火边吃着滚热的晚餐话着家常。士兵们看起来已经接受杨一也习惯了他这种没有架子的随和一个看起来只有16、7岁的小伙子突然跑到杨一身边坐下说:“将军老爷在上海当兵会打仗吗?”
“会当今世道乱这当兵想不打仗难啊。”杨一笑着回答。小伙子听了不由神情暗淡低头继续吃他的饭。
“怎么?害怕了?也是你才多大啊还是个孩子家里人能放心你出来当兵?”杨一用手摸了摸那小伙子的头笑着说:
小伙子狠狠吃完手里的馒头一口喝尽碗里的汤才回答杨一的问题:“回老爷的话我叫李柱子不出来咋办?我出来家里人还能有口饭吃在家里我还不是从家里嘴里抢吃的。为了能出来混口饱饭吃我求了刘铭传大哥一天呢。再说了我今年都18了不小了不是孩子。”说着露出腼腆的笑容。
“五十两安家费够吗?家里都安顿好了么?”杨一继续笑着问小伙子。
“够了将军老爷要在平时这五十两银子够我们家吃一年的。”提到家里小伙子脸上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
“怎么?家里还有其他的开销?”杨一关切的问。
“哎!!自打懂事以来就记得咱家给李家种地一年下来咱家欠李家的租子总是交不齐还一年比一年多后来听我爹说这是当年我爹娶我娘时从李家借了五斗米这才拉下的亏空。这次的五十两还上李家的债还能剩个三十两我娘说了花个十两买点棒子面够我们家吃一年的其他的留着给我娶媳妇呢。还了李家的债今年弟弟妹妹们能吃上饱饭了。”
“怎么?才五斗米要换十几年?还越欠越多?这是什么道理?”杨一惊讶的问
一边的刘铭传接过话:“先生你是不知道这李家向来是小斗借出去还的时候就是大斗收回这还不算这利息是驴打滚利滚利一个月还不上就这利息就得涨一点一年下来这五斗就变成是几斗了交了租子哪还还的起?要是遇上个荒年什么的地主的租子照样不少收利息也不少一厘所以说地主的债是阎王债啊一旦欠上了这一家子人一辈子都还不上啦。”
“这真是个吃人的社会。”杨一愤怒地站了起来激动的说。
“老爷什么是社会?”小伙子在一边问。
“社会就是所有人是你我是大家。”
“对这李家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小伙子也激动的说:
“当官的财主们都没一个好东西。”刘铭传应道
“是啊这什么会?真让人没法活了。”说话的这位看来没对社会这个新名词还记不住。
“就是我们村的许财主都娶了八个姨太太了现在还打上了小霞的主意。要没这安家费我还知道啥时候才能娶上小霞。”
“许根子你小子才结婚就出来不怕那许财主再动小霞的坏心?”
“他敢老子现在是军爷了。”
“妈的我娘生病时借了刘大户五十文钱这次还的时候成了二两银子。”
人群顿时热闹起来其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杨一做个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弟兄们大家都是苦出身都是活不下去才出来当兵的俗话说的好啊:“这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可弟兄们记住我杨一今天的一句话我带着大家出来就是要为这天下的穷苦人打出一片能吃上饱饭的天地。从今天开始大家伙归我的称呼得改改别一口一个老爷的我不爱听如果大家愿意就叫我一声“将军”后面这个老爷就免了从今往后大家就是一家人是兄弟。这人生下来哪就注定了分三六九等的?都是这社会造成的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改变这个社会。”
“就是跟着杨老不对是将军干准没错我就没见过长这样的官对兄弟门多好啊。”也不知道是那个在人群里说这么一句顿时大家都沸腾了。
“对今后大家跟定先生了。”这是聂士成在说话也只有他和刘铭传叫杨一先生。
“将军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这天下的穷人都能吃上饱饭?”李柱子站起来问。
“你小子将军还能骗你不成只要跟着高好干那天会来的。”刘铭传在李柱子的脑袋上啪的拍了一下李柱子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的傻笑。
篝火渐渐暗下去夜也渐渐的深了大家都先后睡觉去啦只有杨一、刘铭传、聂士成三个人还坐在一起聂士成往篝火中加了块材火刘铭传摸出一块手帕在手里玩把。
“怎么?想大丫了。”杨一打趣道:
“嘿嘿这才娶的媳妇想也是应该的嘛。”聂士成在一边也开起玩笑。
“先生你说要改变这个社会那不是要造反啊?”刘铭传突然正色的问杨一。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