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李健吾笔下的林徽因便是正如花木兰这般。林徽因既能经受得住从事学术的冷清和寂寞,也能忍受得了生活上的清贫和艰辛。在沙龙上成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的是林徽因;在穷乡僻壤、在荒寺古庙,拖着病体,不惧艰辛地陪着丈夫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林徽因。出身名门,早年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林徽因;在抗日战争期间繁华落尽,被困居在李庄低矮破旧的农舍里,自己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去打油买醋的还是林徽因。年轻的时候旅英留美,习得了东西方艺术的真谛,英文好到连费慰梅都啧啧称赞的是林徽因;中年的时候一贫如洗、疾病缠身,却仍然固执地坚持留在炮火连天的祖国的还是林徽因。
在抗战期间,当李健吾知道林徽因身患重病却仍然不肯离开祖国的时候,激动地说道,林徽因,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她是梁启超的儿媳。后来,美国聘请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去讲学,但是被他们夫妇俩拒绝了,他们的理由是这时候应该留在祖国和大家一起吃苦。
在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中,花木兰也曾有过一些愁思,她也曾听闻柔然大军的凶残,也曾时刻惦记着家国天下。在国家遇到危难,父亲已经年衰力竭的时候,花木兰挺身而出。花木兰的出走,不像是《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娜拉那样,只是为了寻求自由的生活,花木兰的出走是为了替父亲分忧,是为了保家卫国,她要做到忠孝两全。
在很多人的眼中,家、女人,两者联合在一起,总会让人想到一幅相夫教子、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但是,国、女人,这两者联合在一起的话,又往往总是代表着悲伤甚或是悲剧。但是,花木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偏见,她决定要成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一分子。
花木兰身上还有一种抗争的精神。当时,她所要面对的是世俗的偏见,她没有因此而惧怕、懦弱,而是机智而直面地进行抗争——替父从军。花木兰为了掩人耳目,先是从不同的地方购置了打仗的装备,然后是踏夜而行。在此后十二年的战场生涯中,花木兰一直努力地掩盖着自己女扮男装的身份,从来没有暴露过自己的女儿本色,这样的辛苦,再加上战场征战的艰辛,花木兰的雄风绝对不逊于男儿。
在战场之上,也正是花木兰尽显自己的飒爽英姿之时。年少时期的花木兰,就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女红家事,而总是缠着父亲教授她武艺,听父亲讲自己当年打仗的故事,并且让父亲教授自己战争中的兵法谋略,在父亲的指导下,花木兰习得了一身武功,也学会了一套兵法谋略。花木兰虽是女儿身,却有男儿的骨气。到了战场之上,花木兰驰骋沙场,奋勇杀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