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四章 谋求自立自强本体(2)(2/2)

    容春浦上年曾来安庆,鄙意以其人久处泰西,深得要领,欲借以招致智巧洋人来为我用。果其招徕渐多,则开厂不于浦东,不于湘谭,凡两湖近水偏僻之县,均可开厂。如湘常、澧,鄂之荆、襄,滨江不乏善地,此间如华若汀、徐雪村、龚春海辈,内地不乏良工,曷与容君熟商,请其出洋,广为罗致。如须赉多金以往,请即谋之少荃,虽数万金不宜吝也。其善造洋火铅冒者,尤以多募为要。

    通过与容闳的探讨,曾国藩认识到了创办工业的广阔前景。认为只要引进的外国人才多,就可以在湘潭等内地偏僻的地方办厂。受这一前景的鼓舞,他随即准备了几万两银子,派遣容闳出国购机械,招徕智巧洋人。容闳不辱使命,带回了机械与外国人才。容闳招来的外国技师与购买的机械安排在江南制造局,为其建设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是注重自己培养人才。中国自强,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人才的缺乏,亟需培养。他在回复陈兰彬的信中指出:

    前函所示之招生,现已饬住威靖轮船,并拟挑选数人,从其在船学习测海量天诸技。此后即当随时课其所学,庶可渐推广。阁下与彤云前苦船主难于访求,鄙意须就中材而教诱之。今鲜现成之伟人,大洋亦鲜现成之船主。择其资质相近者,教以良师,需以岁月,或有成效。

    他的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主张自己培养人才。学员的选择上,不一定是资质很高的,中等资质就可以,但要配备好的老师,要有一定的时间,不能追求速效。曾国藩所要求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实用型的人才,包括当时最需要的轮船上的各种人才。这种实用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对推动当时的洋务运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为培养人才,洋务派开设了几所学校,主要是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至1890年,单为海军就培养了1300多名水兵、军官和专业技术人员。这些学校的创办与学生的培养,与曾国藩等人早期致力于洋务人才的培养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学习西方始于学习先进技术,重点又是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开启这扇门的是曾国藩。曾国藩选择制造轮船与枪炮,以此作为讲求自强御侮的依托,根本的原因在于严酷的现实。“轮船之速,洋炮之远”,这些东西“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英国、法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拥有一支近代化的海军,掌握了制海权,能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海岸、或者沿长江等地城市登陆,让中国人防不胜防,守不胜守。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曾国藩等人只知道学习外国的技术,不懂得学习外国的政治体制,只求在技术上进步,不求在政治体制上进取,并因此而给予批评,甚至嘲讽其思想的落后。我认为这是很不科学的。今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用今人的标准与视野来审视古人,这是很苛严的,也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政治体制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形态,历史进步没有得到一定的高度,而强要求其改革,只是一种奢想。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到曾国藩实践师夷长技,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中国人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注重于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个进步是很不小的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