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得天下,立即将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长安的皇宫并未使刘太公享乐,他总是“凄怅不乐”。刘邦先是不解,难道这皇宫不如乡下?后来刘邦按故乡丰邑的样子建了一座“新丰”城,里面设置农村的娱乐项目,这位刘太公方觉是享乐。
享乐首先是心乐,心不乐的“享乐”是痛苦。历代宫女在宫中,锦衣玉食,尽享荣华,但诗文中将她们描摹成“忧戚一族”。隋炀帝杨广在中国历史上骄奢淫逸要算是数得着的了,大业六年,举办大型的百戏表演,参演人员达三万余人,《隋书》乐志中载:“于天津街盛陈百戏。白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其营费钜亿万。”这种规模的“文艺会演”够享乐了吧,然而杨广总揽镜自照,说自己的脑袋不知哪天要搬家,心不乐的享乐只是形式上的享乐罢了。
为此,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将享乐归结到生理基础上,并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生存的享乐,饮食、休憩、睡眠都是享乐,是生理要求;第二种形态是体力的享乐,如散步、舞蹈、骑马、运动竞技等,是体能要求;第三种形态是感受性享乐,像思考、鉴赏、作诗、绘画、读书和静观等。叔本华在《幸福论》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是各自生存之花,也是各自生存之果。”
倘若将叔本华这句话拿来借用,那么享乐之花并非能结出心乐之果,因为它们是“各自生存”的。金钱买得来享乐,但未必买得来心乐。乐是心态和精神的舒缓状态,而心态并不能靠财富的积累得到舒缓。以享乐先行容易,心乐跟上很难。然而,一个人若心乐了,天晴、屋大屋小,一切客观条件在他们的眼中都是享乐。若是各位女人们能做到如斯地步,那何愁你的心快乐不起来呢?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不会有时间去抱怨、去悲哀,生命就不会浪费在一些无聊的琐事上。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是激发我们生命的催化剂,是引爆我们生活潜能的导火索。
有位医生素以医术高明享誉医学界,事业蒸蒸日上。但不幸的是,就在某一天,她被诊断患有癌症。这对她无疑当头一棒,她一度情绪低落,但最终她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她的心态也变得更宽容、更谦和,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在勤奋工作之余,她从没有放弃与病魔搏斗。就这样,她已平安地度过了好几个年头。有人惊讶于她的事迹,就问她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她。这位医生笑盈盈地答道:是希望。几乎每天早晨,我都给自己一个希望,希望我能多救治一个病人,希望我的笑容能温暖每个人。这位医生不但医术高明,做人的境界也很高。
生命是有限的,然而希望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活着,就不要忘记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给自己一个目标,也可以说给自己一点信心。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要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生命便不会浪费在一些无谓的叹息和悲哀中。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