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术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在《诗经》里的和谐(2/2)
    黑暗里很静谧,一本《诗经》像水一样流过我的心田。它像是苍茫河流两岸隐约闪烁的灯火,河流上乘一叶轻舟穿梭的人永远发现它就在你前方触手可及的距离。所以穿越《诗经》中的人生是温暖而明确的,永远前行,永远没有方向,方向又在永远的前行中。而那些缀满先秦清爽早晨的露珠洋溢着古典的爱情光芒,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十月中午,挂在我望向远方的目光上。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还能说些什么,所有的等待与坚持,仿佛就是为了这句诗的存在。时空的距离,人与大地的距离,人与天空的距离,天空与大地的距离,思想与飞翔的距离……所有的距离便像一枚熟透的悬挂在秋天原野树上的苹果,它摇摇欲落。而我们饱含着泪光,从树下倔强而执著地穿过,就是为了寻找河广苇杭、宋远跂望那样沧桑的距离。

    现在我可以调转笔头回忆下昨晚心情郁闷的理由。那时我是跟经常切磋交流的网络上的一些文友开始一场关于古典诗生存现状的辩论。我是认为现代古典诗的存在缺乏必要的土壤,绝对不可能达到唐人的高度,甚至在目前的状态下失去了它存在的可能性。枯燥的物质论是心灵的桎梏。而从先秦的《诗经》绵延到唐诗的高度繁荣,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滋润,中华传统的儒释道哲学思想的高度发达,是古典诗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思想源泉。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底蕴,不融入中华文明几千年心物一元的哲学氛围,古典诗的存在就丧失了其必要性。纯粹的物质论,产生的是快餐文化、急躁文学,束缚了人类心灵自由舞蹈的天性。文由心生,意由念起,如果你用心灵去看待我们的古典文化,比用物质论看我们的文化更有种高远美的感觉。我们不是反对某种哲学形态,只是因为中华传统的好东西太多,需要深入地传承与挖掘。

    然后,我看到一本《诗经》挤在书柜中的一大堆书中,我把它取了出来,在灯下翻了几页,便随手放在我次日清晨发现的位置上。

    孔夫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如果能在某一个阳光正好的时间段,与《诗经》对话,我们会发现心头那么多柔韧的美感,先人都已在这本经里尽情描述过。和谐的生活,并不是杳不可及。甚至很简洁,比如看到一本书,能真正陷入思考,就会发现幸福是如此之近。可是我们该做些什么,现代的物质文明使人类在感官的享受上达到前人遥不可及的地步,但我们需要的和谐感却迟迟没有到来。所以,有时我们需要对一个简单、无意的动作进行回味,那时醇意就出来了。

    观心自照:无门慧开禅师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保持一种清朗的心境是不需要什么教本的,浑出自然,对四季昼夜阴晴圆缺的确实体悟。一个人只要融入身边的世界,以简单、美好、无牵挂之心对待生活,即使是读一本无字的书,也能读出满嘴的芬芳。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足够大的支点,他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每个人的心中也需要一个支点,从此出发抵挡生命行走中不期而遇的风寒。在人生最初的那些年头,点点滴滴的感动、温馨,可以温暖弥漫一生。因此,大多数时,我们要学会以从容的眼光审视之前走过的路。信任旅程给予的那些过往,坚守自己纯真的信念,坚定走向未来的路。只有这样,我们对自己的一生才能有真切的把握,在吉光片羽的心灵感悟中,梳理缠绕于心头矛盾的心态,以自信、进取、宽容的态度,从出发之始坚定地走向真诚的信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