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第二元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94章大军开拔之前 2(2/2)
    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正式宣布迁都重庆,以重庆为战时首都事实上龙飞对国民政府的迁移,并不感到意外,历史上就是如此。政委曾在了解后大骂了国民政府一顿后,疑问道:“他国民政府为何迁都,定的是重庆,而不是武汉,昆明什么地方的?”

    龙飞笑了笑,说道:“这也是从战略上考虑的,重庆有着三峡天险,且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而且距离抗日的前线距离较远没有太大威胁,比较安全。而武汉过于靠近前线,而且是个平原,不利于防守,而昆明虽然远离前线,但是靠近香港等地,此时香港等地也已经出现了日军的身影。”

    淞沪会战已经进入10月底和11月初,中队虽处于被动地位,一再后撤,但仍控制上海,这无疑是与日本当初的判断和盘算背道而驰的。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同中国这个庞然大国比拼耐力和韧劲,,是万万消耗不起的,因此惟一途径即是速战速决。

    此时,日本统帅部对于日军经数次增兵后依旧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甚至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会战态势,感到极为恼怒,同时也大为焦急。大本营经过审慎研究商讨后,认为中国已倾全国兵力之五分之三云集上海,已然摆出决战架势,而此前日军一直放主力于华北方向寻求决战无异战略部署的浪费,因而提出目前刻不容缓的是迅速结束上海战役,并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

    为此,决定成立华中方面军,日军统帅部还于10月20日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国崎支队(第第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准备实施登陆作战以打开局面。同时命将在华北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淞沪前线日军现存兵力至此增至20万人。其中包括陆军第4舰队主力及空军力量。

    此刻日本在上海派遣军序列的师团以及分别的兵力:总投入34万人,现存20万人

    第6师团:谷寿夫中将,参谋长下野霍一大佐24000人

    第109师团:山冈重厚中将,参谋长仓茂周藏大佐20000人

    第114师团(宇都宫):末松茂治中将;参谋长:矶田三郎大佐20000人

    第3师团(名古屋):藤田进中将参谋长:田利雄大佐12000人

    第9师团(金泽)吉住良辅中将参谋长:中川广大佐18000人

    第101师团(东京)伊东政喜中将参谋长:西山福大佐20000人

    第18师团(久留米):牛岛贞雄中将;参谋长:小藤惠大佐18000人

    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中将,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27000人

    以及一个坦克师团坦克300辆20000人

    国崎支队(第第9旅团)7500人

    独立山炮第第2后备步兵团,总计约2万人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至此,淞沪会战结束,整整拖延了日军三个多月的时间,牺牲了兵力却达到近30万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