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周易》教给我们的处事变通之学(4)
    第七章《周易》教给我们的处事变通之学(4)

    历史上将哭泣示弱运用得最有水平的人,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了。特别是到了中期和后期,刘备把哭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更具有表演性和感染力。也可以说,这个时期刘备的哭,不但运用范围更广,而且更加实用。对此有人概括如下:

    哭,是刘备化险为夷的武器。壁鏖战后,刘备投机取巧占领了荆州,赖着不还,孙权与周瑜则处心积虑地想要夺回,甚至不惜使用美人计,把刘备骗到江东来,企图以此要挟刘备就范。甘露寺相亲,刘备在接受国太与乔国老“面试”的同时,孙权也埋伏下刀斧手准备加害之。刘备知道后,忙跪在对自己很满意的国太前“泣而报”之,第一次避免了被刺杀的危险。刘备准备逃回荆州时,用“暗暗垂泪”的办法,赢得了孙夫人的同情;用“泪如雨下”的表现,坚定了孙夫人与他同回荆州的信念。在孙权派人马前来追杀的紧要关头,刘备又一次“泣报”孙夫人,揭露了孙权以妹妹为钓饵谋杀自己的用心,阐述了自己冒死前来成亲的勇气,使“有男子之胸襟”的孙夫人大怒并骂退了追兵,刘备再次化险为夷,并且毫发无损地逃回了荆州。

    哭,是刘备表现义气的方式。刘备素来以仁义作为立身的标牌,对其他人如此,对与自己桃园结义的关羽与张飞更是如此。吕布偷袭徐州得逞,刘备的二位夫人被陷在城内,酒后误事的张飞在遭到关羽的训斥后变得惶恐不安、无地自容,想自杀谢罪,却被刘备抱住,并向他讲述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兄弟情分,显示了“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的大度心胸,之后又是一阵“大哭”,表达了自己对兄弟们的哥们义气,使“关、张俱感泣”。兄弟们犯了错误,刘备大哭;兄弟们死了,刘备更要哭。刘备闻关羽遇害后“哭倒于地”,见到关兴后“又哭绝于地”,被救醒后“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并亲自为关羽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刘备闻张飞死后,“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哀痛至甚,饮食不进”。后来看见关兴,又“放声大哭”,回忆起自己与关、张的手足之情后“又哭”,甚至“以头顿地而哭”。通过哭,刘备既表现出了对结义兄弟的哥们义气,也进一步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威信。

    哭,是刘备外交公关的策略。痛哭自己的兄弟倒也罢了,可刘备觉得不过瘾,索性在其他国家的外交工作人员面前也要哭上一番,要么示弱赢得同情,要么示诚寻求外援,以求得在外交方面取得突破。与孙权结成亲家后,面对着三番五次前来索要荆州的东吴使者鲁肃,刘备假衣“掩面大哭”,且“哭声不绝”,但当他想到一旦还了荆州将无处安身时,“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这一番假哭与真哭,有效地哭软了宽仁的鲁肃的心,战略要地荆州便暂时不用还了。得知西川使者张松被曹操乱棒打出后,刘备早早地就派赵云等候接待,随后又态度谦恭地招待他。尽管刘备对西川垂涎欲滴,但一连宴请了张松三天,却非常沉住气似的缄口不提川中之事。张松临走,刘备又举杯欢送,甚至“潸然泪下”。在曹操那里受到了几番冷遇与一阵毒打,在刘备这里却得到了热情款待与无比尊敬,张松被打动之余,将西川重要军事地图拱手奉上。通过哭,刘备实现了以荆州为据点,进而谋取西川的目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