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为了信念而奋斗
1952年7月4日清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妇女跃入太平洋海水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的话,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这名妇女名叫弗罗伦丝·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游过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个妇女。那天清晨,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很大,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在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教练和母亲都鼓励她,离海岸已经很近了,再坚持一会儿就到,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于是她坚持要上船,教练也只好答应了她,事实上她上船的地点离海岸只有半英里。
而两个月后,她不但成功地游过了同一海峡,而且还超过了当时的男子纪录。后来人们问她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成功,是因为疲劳,还是寒冷?她的回答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她说: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
是呀!看不见目标,我们就无法随时知道自己究竟向目标靠近了多少,无法体味日渐抵达成功的成就感,我们的心灵就会倦怠,热情就会受挫,直至失去毅力和耐心。而清楚地看见自己不断向目标迈进,恰是治愈心理疲惫的良药,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有了动力我们才会不怕艰难。
由此可见,树立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自己的爱好、信心等诸多因素进行审视评估,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评估得正确,目标选得准,才不会在遇到阻力时半途而废。对自己的目标定位明确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大凡成功人士总是会执著地追求着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人们每次谈起他,都会把他与“哥德巴赫猜想”联系起来。他还在中学读书的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说:“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但是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哥德巴赫曾经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而欧拉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
这个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1953年,陈景润毕业后,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后来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经过十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陈景润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简称1+2)。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