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败民族的家
名字决定命运
成功创业之后,盛田昭夫又开始败一个更大的家。这个家就有点大了,要败民族的家。
日本人对心中的企业家,有一个排行榜。索尼今天做得这么好这么大了,但排在第一的永远不是他而是松下幸之助。在日本人心目中,一个标准的商人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民族英雄化的商人。这个民族英雄,应该能够将最典型的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凸显出来。你看松下起步的时候做的那些东西,电饭煲、冰箱、空调、电插座,绝对是脚踏实地的、很生活化的东西。与松下幸之助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盛田。这可能跟盛田接受的教育有关,因为盛田当时学的基础教材就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在技术上接受的思想是很西化的东西。这也帮助了盛田,使他能够有一个“国际视野”。
据说基辛格对盛田昭夫有过一个评价,说他是最能够跟美国人沟通的日本人。我们都知道日本人都爱待在自己的圈子里,疏于跟外界联系。盛田昭夫游走于国际舞台,游刃有余,人们都不把他当日本人。
盛田总是背叛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他给产品起名字,包括给公司起名字,都很好玩。研究所原来叫东京电讯研究所。他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土,在拼写上长达12个音节,就要改名字。中国现在给企业起名字不是盛大集团,就是宏图集团。盛田不是,他想到的是什么呢?首先是美好的东西,他要找一个很有趣的名字,sony这个词是从哪来的?当时美国的年轻人经常用的口头禅sonny,很新潮,他觉得很好玩。
国内有一个现象我觉得跟盛田的做法类似,咱们国内前段时间不就有一个口头语“哇噻”,就有一个公司用“哇噻”来做品牌名。盛田昭夫用“sony”来做品牌,要冒的风险实际上是一样的。
因为他没有理睬当时最主流的那块价值观。他要剑走偏锋,离经叛道,但就是这个快乐的名字恰恰体现了盛田经营的本质。他对声音的迷恋终于在牌子上也得到了实现。又比如说他另一块最有力的产品品牌——“ tian zhao fu[败家的盛田昭夫0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