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早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7辑 创造,发现新事物的灵感(1)(2/2)
    当今时代,竞争日益加剧,创造成果或获得财富,不仅需要创造者个人的艰苦奋斗,更需要有别出心裁的创造力实践并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成功需要有经典的创意,需要有独特的点子。

    比尔?盖茨是公认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人物,但是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他自己的发明创造,都是别人发明创造的东西他拿过来加以改造、重新组合、升级开发,最终使他成为全球首富。事实上“创新”的含义比创造发明的含义更宽。

    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有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创新思维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病而提出来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并以创新实践为重点。人才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要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位名叫拉默查丹的学者认为,要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经常与那些能够启迪他人思维的人在一起,形成“头脑风暴”;当年马克思女儿向马克思提出“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的问题时,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怀疑一切。”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人类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首先是因为发育中的人脑在大脑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及其变化,将导致学习、记忆、行为以及精神等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的可塑性具有终生性的特征,这使得神经系统形态与功能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仅为10%,即使是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将创造力划分为普通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认为普通的创造力是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的,它能使人获得满足感,消除受挫感,为人类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伟大的创造力是指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创造力,能给人类创造伟大的成就和推动社会进步。

    青少年应当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1.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也包含探索未知的。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已知的信息与未知的信息之间差距过大或未知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因而也就形成了要尽快地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需求,从而萌发迅速行动,采取某种适当的方法重新获得平衡的愿望,这就是求知欲。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