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管理动作分解培训教材升级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冲货、砸价治理(18)
    第七章 冲货、砸价治理(18)

    话题二:国际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

    知识管理首先要把无形的经验变成有形的知识产品——教材、培训产品、制度、流程、表单……

    以企业的内训教材为例:

    90%以上的中小企业(甚至部分超大型内资企业)是没有内训教材的。它们的培训部主要责任就是花钱——市场上流行“执行力”,赶快再去找老师来讲“执行力”,市场上流行“九型人格”,培训经理就赶紧买一堂“九型人格”的课……

    做知识管理?沉淀企业内部经验?编写内部教材?把外来课程内化整理?可能想都没有想过!

    这样的企业,培训经理更像采购经理,其知识管理的现状和效果不值一提,不说也罢。

    大家公认的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好的是国际企业。

    外界对国际知名企业都有点神化,大多认为,这样的跨国公司里:“人人都是高学历,讲洋文,读砖头厚的书,接受最先进最实用的培训。”

    其实,误会了,大家误会了。笔者打工10年,曾经也是“知名外企”中的一员,我知道他们的管理系统没那么玄。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但失败之处大家也不必迷信!

    以下列举部分国际知名企业目前的知识管理现状,供大家观摩、对照、自省(本故事纯属事实,绝非虚构,若有雷同,是意料中的巧合)。

    现状一:先说说国际企业知识管理的优点

    大多数成熟的国际企业会培养自己专门的讲师队伍,有自己系统的内训教材,人力资源部会对不同职别的员工设计相应的培训列表规定——培训在这种企业不是年会上的应景之作,是有计划的。对员工来讲,接受培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部分民企在知识管理方面也在作积极的尝试。比如金龙鱼、嘉里饮料,近年来在制作业务员、主管、经销商的情景培训光盘——把他们应知应会的知识以演员模拟的形式呈现出来。

    抛开其内容质量不讲,至少这种形式(更贴近实际场景、更易吸收)值得大家思考、借鉴。

    现状二:自家武功秘籍已经失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