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主任岗位培训手册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节 安全事故的处理(5)(2/2)
    ⑤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用品。

    ⑥发生事故以后的紧急救护和自救常识。

    ⑦工厂、车间内常见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介绍。

    ⑧工段或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范围。

    3.防止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时产生的中毒危害,主要应从改革工艺技术措施入手。主要用:

    (1)改用低毒、无毒的代用剂(如环氧树脂的硬化剂等);改革工艺,在生产中加强密闭化、连续化、管道化、加强通风;塑料生产上严格控制烧结、裂解温度,降低毒性。

    (2)定期对工人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或为员工调换岗位等。

    (3)进行就业前体检,凡有神经内分泌、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参加此类工作。

    (4)加强个人防护。例如,生产泡沫塑料喷涂发泡的员工,要用压缩空气面罩以供应新鲜氧气;生产塑料、橡胶等产品的员工,应用清水或苏打液冲洗产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产品,并在下班后及时清洗、淋浴;车间内禁止吸烟,用餐;工作服及时更换、清洗等。

    4.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有:

    (1)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检查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同时,企业应在检查中尽可能地把众多的检查点加以归纳,避免重复,做到简明而富有启发性。

    (2)各类检查表不宜通用,也就是说不能把专业检查表放到岗位上用,否则就是混淆职责,起不到好的效果。

    (3)各级安全检查的项目应有侧重,凡与操作岗位无直接关系(也就是岗位上可查可不查)的,就不要列入岗位检查项目,而要列入上一级,由工段或车间承担。

    (4)对(有害)部位应详细检查,做到每点不漏,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造成事故之前就被发现。

    (5)企业的安全检查活动,应形成一个完善的安全检查体系,明确各种安全检查的周期和负责人,并按照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类安全检查表。

    (6)检查中发现异常问题或重大事故隐患时,应按照安全检查体系的要求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5.ohsas体系文件的编写有以下层次:

    (1)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根据ohsas规范及本企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全面地描述本企业ohsas的文件,集中表述本企业的ohsas保证能力。ohsas管理手册的内容通常包括如下内容: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ohsas管理、运行、审核或评审工作的岗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关于程序文件的说明和查询途径,关于手册的评审、修改和控制规定等。

    (2)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根据本企业ohsas管理手册的要求,为达到既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用以描述实施ohsas要素所涉及的各个职能部门活动的文件。程序文件可供各职能部门使用。

    (3)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是根据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描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做法,是一个详细的工作文件,主要供个人或小组使用。这类文件有些是在体系运行时根据需要不断产生的。

    四、案例分析题

    1.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以上案例中的事故也缘于此。有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场拥挤混乱,机电设备组合不合理,工位器具布局不科学,光线昏暗,通道不畅,成品、半成品、废品乱堆乱放……由此,屡屡触发重大事故。而要改变上述状况,企业就必须在生产经营现场实施定置管理,这是一条治本之路。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将生产经营现场的“物”,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制约条件和使用方法定置在合理位置上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不断地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这“6s”活动使生产经营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信息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建设一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经营环境。这个安全文明的生产经营环境是一个“人—机—环境和谐、协调、配套的运转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工具、物品的定置合理化及使用的科学化,包括各种机电设备的优化组合、工位器具布局合理、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和照度充足、光线明亮、环境整洁,包括对各种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实行特殊定置和特殊控制,从而实现生产经营现场井然有序,各种操作有条不紊。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了本质安全化水平,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各种不安全行为。这一切都是安全物质文化的重要内涵,它渗透着和体现出一个新时代的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