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名称家庭平均收视率(%)插播次数总收视率(%)
节目a20240
节目b15460
节目c25250
节目d10550
合计13200
实例
20世纪90年代,某vcd生产企业在cctv花了300万元,购买了黄金时段的广告段位,又在香港翡翠台、本港台和山西、四川、湖北等省各个城市的有线台动用了500万的巨资,但广告效果不明显,营业额的增长率仍在原地徘徊。
该品牌的广告代理a广告公司一直致力于中国媒体市场的研究,他们认识到从目前省级卫星频道覆盖域来看,存在着广阔的待开发的价值空间。于是,先尝试着在山东、广西两地购买非黄金时段,插放一天2~3次的电视直销广告。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山东、广西两地购者如潮,而且连一直难以启动的北京市场也迅速有了反映,销量骤增。
5.视听众暴露度
视听众暴露度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收看、收听某一媒体或某一媒体特定节目的人数总和。视听众暴露度以个人数目(或家庭数目)来表示,而不是用百分数来表示。
6.到达率
到达率是指不同的个人或家庭在一段时间内暴露于某一媒体特定广告信息中的人数,一般以百分数来表示。以美国的《读者文摘》为例,平均每期的阅读寿命为11~12周。就是说,从杂志开始发行需经11~12周才能到最后一位读者手中;户外媒体与交通媒体的到达率的周期通常是一个月。
计算到达率时,一位观众不论他暴露于特定广告信息多少次,都只能计算一次。到达率适用于一切广告媒体,唯一不同之处是表示到达率的时间周期长短各异。一般而言,电视、广播媒体到达率的周期是4周,这是由于收集、整理电视、广播媒体有关资料要花费4周时间;杂志、报纸的到达率通常以某一特定发行期经过全部读者的寿命期间为计算标准。
7.暴露频次
暴露频次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暴露于广告信息中的平均次数。暴露频次与到达率指标一样,在所有广告媒体中都可以使用。需要强调的是暴露频次指标是指平均暴露频次。
到达率、暴露频次和总收听率三个指标常用百分数表示(但没有百分数的记号),都用以衡量一则广告计划送达的人数或家庭数。到达率表示广告策划者希望多少媒体受众一次或多次接触到该广告信息;暴露频次说明该广告信息将达到媒体受众的平均次数;总视听率是到达率和暴露频次的产物,表示该广告信息将达到媒体受众的重叠百分数“毛额”。
8.每千人成本(cpm)
每千人成本是指对指定人口送达1000个视听众产生暴露度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cpm=广告费用(元)视听众暴露度或人数(以千为单位)
广告策划者可以用每千人成本这一指标来选择广告媒体,以每一节目送达的视听众来衡量要付的价格。下表就是用每千人成本来选择广告媒体的一个实例。广告策划经理面临着购买杂志a或杂志b两种选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