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父子在古代中国是一道枷锁锁住了多少能人志士上进之路却在此时成为沈拓最大的护身法宝。
张浚沉吟半响终是无法摆脱多年教养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场中静默终要由他先行打破。
因向沈拓拱手道:“陛下北狩归来臣等欣悦之至。当诏告天下以慰大宋亿兆生民百姓之心。”
沈拓点头笑道:“此事需早行一应事物交由相公去办。”
张浚微微抬头与沈拓对视一眼。只觉对方眸子晶莹剔透看似单纯只是偶尔波光闪过竟觉得深不可测。他此语其实表示效忠无论如何沈拓的皇帝地位不容侵犯忽视这也是一个士大夫官员应有的操守。
只是沈拓如此迅捷应答却不由得让他心中一凛答道:“臣一会便命人刻板开印以诏帖颁行天下。”
却终是忍不住向沈拓问道:“陛下泾州偏狭不宜驻跸圣驾不若还都开封?”
沈拓心中雪亮张浚此言一来是试探他将如何处置赵构建极称帝一事二来是要看这个皇帝有没有胆量临敌前线。知开封府的宗泽已在建炎二年逝世死前多次上书赵构请还都开封前临前敌。赵构胆小如鼠哪里敢于答应。宗泽悲愤之极身体每况愈下临终之时尚且振臂大呼:“过河过河!”
忠臣义士之死最伤人心。赵构之举令主战派官员武将失望之极。只是此人白马渡河收拾残局有大功于社稷沈拓若还是一如当初那么天下臣民自然知道如何取舍。
此事沈拓思量良久张浚一问便立时答道:“九弟现在扬州开封无人朕每思当日大局崩坏便是因开封不守。既然九弟不到开封那么朕不回去却置义勇之士于何地?卿纵不言朕亦决意还都开封!”
此语一出不但张浚大为激动在场列席的诸多边臣将帅亦是感念。沈拓称赵构为九弟不称康王便是间接承认了赵构称帝的合法性避免各人要立刻陷入二帝相争的尴尬局面之中。而愿意还都开封对激励中原地区的将士也有着无可替代的绝大作用。如此一来各人心中一块大石算是放下都觉皇帝经过北狩一事与往日已经有了绝大不同。
当下各人一起躬身向沈拓道:“陛下英断臣等定当竭力报效护卫陛下还都!”
沈拓微微一笑不再多说此事只是向张浚问道:“相公原是枢臣不在扬州九弟身边来川陕做甚?”
张浚躬身答道:“臣言中兴当从川陕始。而金兵将攻略东南为减轻东南压力便在关陕集结大兵兵薄永兴陛下此来路遇大兵便是臣在此集结而成再过一些时日诸路兵马齐集就可兵。”
“中兴当从川陕始好!”沈拓先是点头嘉许然后又问道:“诸路兵有多少金兵多少?这些相公可曾清楚?”
张浚道:“金军主力均由兀术率领此时兵压东南在关陕一带不过是两三万人且老弱之师没有战力。只是我军调动很难粮草供应亦要时日若是此时就能动手只怕立刻可以得胜。”
说罢面露得意之色。张浚自入陕后数月间已经将原本纷乱不堪的局面稍理出一些头绪来此时集结在泾源各地的宋兵怕已接近三十万只要再过一个月集结的大军可以过五十万。自宋金开战以来还从来没有集结过如此大军行主动攻击在正面战场与金人力战之事。他以一介文臣只要战胜便可以立下赫赫之功却教他如何不得意。
沈拓看他神情脸色知道此人已经部署完毕大战即。他心中不安自己记忆中除了岳飞收复襄、邓在朱仙镇大败金军外南宋对金的战事虽然得胜都以守势以逸待劳方能战胜。
而张浚此时集结大军如此规模史书上却没有战胜的记录那么想必是打了败仗。西兵是宋朝精锐而此时中兴四将的队伍尚未成形西军在此若是尽丧主力那么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就拱手让给金人宋朝再也没有牵制敌人的能力。
怪不得赵构在其后几年中狼狈不堪被金兵打的一路南逃甚至在建康逃后一路颠簸海上经年不敢上6地只有在入临安后岳飞等部实力大涨越战越强他才能安稳。
沈拓心中不安有心要劝张浚慎重行事却因为自己的“前科”而不敢声心中着实郁闷。呆了半响方道:“朕既然在此那么自然不可置身事外行营打仗朕亦亲临。此战大宋必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