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兄。辟疆兄。得罪了。”
曾志国倒是没有这些人想象中的那样盛气凌人。这位掌握了镇江城的大帅远远就跳下马来。到了近前。居然还对着候方域和冒襄两人拱手一礼。
候方域好象放下心来。也急忙弯腰回礼。而冒襄却冷笑道:“不敢。在下的性命都在大帅手里。实在当不起大帅的一礼了。”
与机变多智的候方域相比。冒襄平时就很话少。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之处。等事到临头时。才看出来原本此人的风骨远在候方域等人之上。
候方域也很惭愧。脸上感觉有点发烧。不过片刻之后他就在想:“哼。你不把小宛看在眼里。你可是英雄好汉。我家香君却时刻等我回去。死在这几个军汉手里。值得什么啊!”
大概与候方域相同想法的人多。大家虽然做的参差不齐。不过还是都对着曾志国的大红官袍深深的伏下腰去。
官袍上绣的上代表武官品级的狮子。换了以前。大概没有人会对这头张牙舞爪的野兽伏身行礼的。
面对这样一群文官。曾志国居然也忍不住生出一点侧陷之心……他现在固然是心如铁石。不过。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大丈夫做事当然要秉持信念行事。不过如果连怜悯心也没有了。可能与野兽也就真的没有区别了。
真的绝情无义。恐怕也成不了大事。
他把那些弯腰的文官一一扶起。安慰道:“诸位大人不必惊惶。本帅视阁部大人为父。今日此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阁部大人在我军中安然无事。诸位大人当助我稳住镇江市面。等大事一定。阁部大人就会再出来视事的。”
还不等这些文官答话。曾志国又向着史可法的首席幕僚阎尔梅道:“请先生以阁部大人地名义写一份传单。令方国安、王之仁、黄斌卿三位总兵来镇江相见。还有。请先生拟一个安民告示。以免得境内不安。”
阎尔梅还在弘光初年就做了史可法的幕僚。在场的人中他的资格最老。而且。阎尔梅参加复社快二十年了。当年与已经病逝的复社头领张薄齐名。他的诗书画的造诣都很深。而且。当初也算是锐意进取。曾经苦劝史可法打消幻想。不要与清朝联合灭流贼。而是尽快北伐。从这一点来说。还算是有见识的。
明亡之后。阎尔梅奔波了十几年反清。最后绝望回家隐居。也算是有气节。
虽然不指望对方帮多大地忙。这两份告示原本他的幕僚自己就能写。让阎尔梅来写。只是想让这些被拘管的人放心罢了。
阎尔梅刚刚也曾拱手行礼。曾志国以为他也屈服了。谁料阎尔梅却是诧道:“代阁部写传单和文告?曾帅。阁部大人在哪里?”
“大胆!”
不等曾志国说话。王晓已经拔出了身上的腰刀。架在了阎尔梅的脖子上。
阎尔梅冷笑道:“若是曾帅以为这样就能令下僚屈服。这未免太小瞧天下读书人了。适才拜见。只是敬曾帅的朝廷令名。如果有乱命。请恕学生不能受。”
王晓大怒。他的性子原本很温和。不过一涉及到曾志国的尊严。却是比普通人还容易暴怒。当下把手腕往下沉了一沉。阎尔梅的脖子上已经流下血来。
阎尔梅自己倒是不以为意。还在不停的冷笑。其余地官员和幕僚有的面露惊惶之色。唯恐阎尔梅激怒了曾志国再连累自己。而冒襄等人却也是面露激愤之色。有人已经跃跃欲试。准备上前说话了。
“唉……还不是时候。”虽然明知道这些读书人一定会如此。曾志国还是从心底里感觉到不快。
看来。想要有容人的雅量真是一件让人觉得很为难地事。
写传单和发安民告示。其实对这些文人墨客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且。曾志国也不需要他们担什么干系。方国安那几个总兵如果不来投效的话。接下去就是发兵讨伐。这原本只是曾志国让他们有一个借着史可法名头站队的机会。免得江南陷入兵火之中。谁知道这样的本意。这些复社的才子们居然也不能理解。
他有些意兴阑珊。如果不是答应了史可法。眼前这些官员和幕僚恐怕就要受罪了。就算不杀他们。也要囚禁好久。
不过既然答应了。曾志国也不打算食言而肥。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现在算是看明白了。想杀的话。如杀鸡狗罢了。
曾志国挥一挥手。让军士们散开。然后微笑道:“这里地事反正也骗不过朝廷。随你们吧。要回留都的。我让人备好马。有家眷一起走的。还可以给你们马车。不过阁部大人要在我军中暂驻一段时间。等本帅把军政大权理清楚了。还会请阁部大人出来主事的。”
阎尔梅冷笑道:“阁部大人势同囚禁。学生不愿走。愿到营中陪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