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读了沙夫茨伯里和科林斯有关宗教的书籍,对宗教教义的许多问题产生了怀疑,经常与人们进行公开的辩论。我发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自己毫无破绽,却可使对手陷入十分为难的境地。他们往往不会想到会被引诱到如此境地,落到重重困境之中不能自拔。对此,我不免有些洋洋自得,只要一有机会就加以运用,成了一名迫使对手认输的辩论行家,甚至驳倒了一些知识渊博的对手。我就是这样获得了与自己的身份或者我所坚持的理由并不相称的胜利。
我使用这种方法达数年之久,后来才逐渐地将它放弃,仅保留了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要保留余地的习惯。当我提出可能引起争议的事项时,我绝不会使用“当然”,“毫无疑问”这类对意见表示确凿之意的字眼。相反,我总是倾向于说自己对此事的“设想”或“假如”是如此这般,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我认为某事如何,我是怎样理解,或者在我看来要是没搞错的话事情是这个样子。我认为如果要向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使人信服自己倡导的方法时,这样的说话方式将极为有利。此外,人们之所以要交谈,其目的无非是传播某种事情、接受某些事情,或者是表达感情取悦于人。
因此我奉劝善良的聪明人,为了不削弱他们行善的能力,切勿采取一种武断式的、自以为是的说话方式。因为这种讲话方式常引起人反感,容易使人产生抵触情绪,常常达不到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目的。因为假如你的目的是在教诲人,讲话时过分自信的武断态度有时会引起反驳,使人不以为然,因而使公正的讨论成为不可能。如果你本来是想吸取别人的见解,可是同时又明确地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么明达谦逊的人士就会让你继续坚持错误见解,因为他们并不愿意与你争辩。可见,你持这样的态度就很难指望博得人们的欢心,赢得他人的赞同。蒲柏的话十分英明,他说:“不要以教训的方式去教导人,他人不懂的要以提示的方式告知。”并且告诫我们:“即使你深信不疑,说话也应当宽容谦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