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克莱先生的伟大行动(1)
一个心地正直、充满朝气而又勤劳苦干的人能极大地影响左邻右舍,影响他的扈从,带动他周围的许多人。当然,他取得的成就也会鼓舞他周围的人。约翰·赛克莱先生正是这方面的典型。阿伯·乔格尔称约翰是“欧洲最不屈不挠的人”。
赛克莱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庞大的家业就在约翰·欧·格劳特家附近。这儿是一片广大无垠的荒凉地区,与北海紧紧相依,除了海水的咆哮声外,这里似乎听不到文明吹响的号角。赛克莱16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了。管理家产、经营家业的重担落到了他的肩上。他从18岁便开始对凯赛尼斯村进行大规模强有力地改造,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当时,农业还处在极为落后的状况。广大的田地还没有圈起来,农夫也不知道如何灌溉和开垦土地。凯赛尼斯村的农夫生活十分贫困,他们连一头马都养不起。大量艰苦的劳动主要由妇女承担,家庭的重担也由妇女们承担。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什么桥了。那些买卖牲口的商人要到南边去,只得和他们的牲口一起游过河。一条高耸入云的布满岩石的羊肠小道爬在海拔数百英尺高的山上,这就是通向凯赛尼斯村的主要通路。要进出这个村子十分费力,当地人讲,凯赛尼斯村的路通天,有翅的鸟儿难飞过,农夫半世光阴都在路上忙。赛克莱见到这些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心在本·切尔特山上修一条新路出来。
那些老业主们都聚在一起嘲弄这位年轻人要在这怪石嶙峋的高山上修路是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但赛克莱心意已决。他召集了大约2000名劳工,在夏日的清晨,他就和劳工们一起出发。他认真地负责监管大伙儿的劳动,自己以实际行动鼓舞大家。经过艰苦的劳动,以前一条6英里长的充满危险,连马都走不过去的羊肠小道,终于变成了车子都能过的大路,这在那些老业主们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