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发表即席演讲(3)
再看看列兰·史多是怎样打动听众、支持联合国儿童救援行动的:
“我祈祷自己再不要这样了:一个孩子和死亡之间只差一颗花生。难道还有比这更凄惨的吗?我希望永远不要这样,不要在事后永远活在这种悲惨的记忆里。如果一月的一天,在雅典被炸弹炸得千疮百孔的工人区里,你曾听到他们的声音,见到他们的眼睛……可是,我所留下的一切,只是半磅重的一罐花生而已。当我费力地打开它时,成群衣衫褴褛的孩子把我团团围住,疯狂地伸出他们的手。更有大批的母亲,怀抱婴儿推挤争抢……她们都把婴儿举向我,只剩皮骨的小手抽搐地伸张着。我尽力使每个花生都发生作用。
“在他们疯狂的挤拥之下,我几乎被他们撞倒。举目只见百来只手:乞求的手、抓握的手、绝望的手,全是瘦小得可怜的手。这里分一颗盐花生,那里分一颗盐花生。再在这里一颗,再在那里一颗。数以百只的手伸着,请求着;数以百只的眼睛闪出希望的光芒。我无助地站在那里,手中只剩个蓝色的空罐子……啊,我希望这种情形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这套“魔术公式”也可运用于书信和对员工作指示。母亲可以利用它来激发孩子,而孩子也会发现使用它向父母要求什么也很容易。它像一把心理利刃,在生活中,你可以用它把自己的理念传达给别人。
即使在广告界里,“魔术公式”也是每天都被使用。伊弗雷迪电池公司最近在电视上做了一系列的广告,就是根据这套公式设计的。首先主持人讲述一个故事——比如,某个人在深夜被困在一辆翻倒的汽车里。在把这个意外绘声绘色地描述后,请出受害者把故事说完,即怎样通过使用伊弗雷迪电池的手电筒发出的亮光,及时为他带来援助。主持人再回到他的目的,点出“重点和缘由”:“购买伊弗雷迪电池,你便可在类似的紧急事故中活命。”这些故事都来自伊弗雷迪电池公司真人实事的档案资料。我不知道这套广告帮伊弗雷迪卖了多少电池,可我确信“魔术公式”真的很管用,可以有效地向听众陈述你要他们去做或避免去做的事情。现在我们还是一步步地进行讨论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