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还有一个建议:对自己目前以为很好的题目,想方设法多了解一些。你对某件事了解越多,你便会越热诚。《销售五大原则》的作者帕西·h.怀亭告诉推销员,千万不可不去了解自己所推销的东西。怀亭先生说:“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得越多,便会对它越热心。”这同样适用于讲演题目——对它们懂得越多,你对它们也就越热诚。
二、注意自己对演讲内容的感受
如果你想告诉听众一个警察因你开车超速而把你拦下来的故事,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讲述。但是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的讲述更明确,表达更有效果。第三人称的方式,是不能给听众留下什么印象的。他们喜欢了解,当那个警察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你越是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景,或是反映出当初的感受,你便越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所以,当众说话时,你根据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从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闭气闸。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他们的注意力便被你所吸引。
三、演讲时充满热情
当你走上讲演台时,应该充满对讲演的企盼,而不能像一个要受绞刑的犯人。轻快的步伐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却能为你创造奇迹,会让听众觉得你有强烈的愿望要谈这件事。讲话前,再深深吸一口气,不要靠着讲桌。抬起头,仰起下巴。告诉自己你现在就要给听众讲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知道这点。想像自己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那样,就算是表现得好像是这样也可以。如果可以把声音传到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信心。一开始就使用手势,它们更能振奋你。
杜纳德和艾林诺·雷尔德把这些描述成“预热我们的反应”。这项原则对于任何需要心灵感觉的情况都适用。在他们的《有效记忆的技巧》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总统这个人“活泼愉快度过一生,带着一分雀跃、活力、冲撞和热情。这些是他的标记。他总是对自己处理的一切事情兴味浓厚,浑然忘我,或者他装得很像这个样子”。泰迪·罗斯福真是威廉·詹姆斯哲学的阐释者:“表现热烈,这样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会自然热烈起来。”
总之,牢记这句话:表现得热烈,就会使你感到热烈。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