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生产1000支雪茄……为我国的每一位男士、女士及小孩们制造两双袜子。”
这时我们的印象更深刻了……“也许我最爱抽的雪茄是费城生产的……还有,我现在脚上穿的这双袜子……”
我们再来看看演讲者接下来怎么做。他是不是又回到最初所说的费城面积大小的问题,并把他当时忘记的一些事实告诉我们?不,他没有。针对一个小问题,谈完了就用不着再回头去谈它。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如果一位演讲者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然后又回过头来再谈一遍,就像一只蝙蝠在夜色中乱撞,还有什么比这种演讲者更令人困惑和糊涂的呢?然而,有很多演讲者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并没有依照一、二、三、四、五的秩序来谈论问题,反而像一位橄榄球队长呼号般地谈论各种问题:二十七,三十四,十九,二。不,比这个更糟糕。他谈论问题的顺序是这样的——二十七,三十四,二十八,十九,二,三十四,十九。
我们这位演讲者是按照预定的方向,绝不闲逛,绝不回头,绝不转向,也不偏离,就像他自己提到过的那些火车头。
虽然如此,这篇讲稿中还是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点:他讲了费城是“这个国家中最大的医学、艺术及教育中心”。但仅仅限于此,然后就急急地谈论起别的事来——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就以为能生动描述,讲述事实,还想把它置于听众的脑海,这是不可能的。人类的头脑并不是录音机。对于这个问题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而且如此简单,又不具体,感觉是连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印象,那么对于听众来说,几乎等于零。他应该怎么做呢?他明白,可以使用刚才解释“费城是世界大工厂”同样的技巧。但他也知道,在演讲比赛期间,有人拿着跑表在计时。他只有五分钟,一秒钟也不多;因此,他必须忽略这一点,或是忽略其他几点。
再来看他是怎样加深听众对“费城拥有比世界任何城市更多的私人住宅”这一点的印象的呢?第一,他列出了数据:397000栋。第二,进行具体化:“如果把这些住宅放在8米宽的土地上,一栋紧靠着另一栋,排成一排,可以一路从费城排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堪萨斯市会议厅,还要继续排到丹佛市,全长3027公里。”
可能他话还没完,听众们就已经忘掉他所举出的数字。但是会不会忘掉他所描述的场景?那几乎不太可能。
来源于资料的冷冰冰的事实是很重要的。但雄辩的口才并不是从它们身上发挥出来的。演讲者期望制造一个,打动听众的心,触动他们的感觉。所以,提到家庭方面的问题时,他使用了情绪性的资料。他赞扬费城是“美国自由的基石”。自由!这是一个神奇的词语,充满感情的一个词语,有几百万人为它牺牲生命。这个句子本身就很不错,但演讲者使它变得更精彩一千倍,他举出了历史事件与文件来支持他的说法,这对他的听众来说,是十分亲切而神圣的……“第一面美国国旗是在这个城市里制成的,美国的第一届国会是在这个城市里召开的,《独立宣言》是在这个城市里签字的……自由钟……一个神圣的任务……传播美国精神……让自由的火种继续燃烧下去……因此,在上帝的恩准之下,华盛顿、林肯以及罗斯福的政府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启示。”这真是一个!
这篇演讲稿的布局,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最值得敬佩的是,结构上,如果这篇演讲稿以一种缺乏精神和活力的平静态度来讲演,那么它可能会失败,而且变得一无可取。但这位演讲者的态度和写作这篇讲稿的态度一样,带着最为真诚的情感与热诚。难怪这篇讲稿能够获得头奖,捧到“芝加哥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