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卷大全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让忧虑“到此为止”(3)
    让忧虑“到此为止”(3)

    当她听说这件事之后,大发怒火——那时离现在差不多有50年了,可是她还在发脾气。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起这件事情。我最后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快80岁了。我对她说:“伊迪丝姑妈,法兰克姑父这种做法的确不对,可是你没有觉得,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你差不多埋怨了半个世纪,这难道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坏吗?”

    伊迪丝姑妈对她这些不愉快的记忆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她付出的是她自己内心的平静。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也犯了一次70年来一直难以释怀的错误。当他7岁的时候,他喜欢上了一个哨子,于是他兴奋地跑进玩具店,把他所有的零钱放在柜台上,也不问问价钱就把那个哨子买了下来。“然后我回到家里,”70年后他写信告诉他的朋友说,“吹着哨子在整个屋子里转着,对我买的这个哨子非常得意。”可是等到他的哥哥、姐姐发现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之后,大家都来取笑他。而他正像他后来所说的:“我懊恼地痛哭了一场。”

    很多年之后,富兰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的人物,做了美国驻法国的大使。他还记得因为他买哨子多付了钱,使他得到的痛苦多过了哨子所给他的快乐。

    富兰克林在这个教训里学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当我长大以后,”他说,“我见识到许多人类的行为,我认为我碰到很多人买哨子都付了太多的钱。简而言之,我认为,人类的苦难部分产生于他们对事物价值作了错误的估计,也就是他们买哨子多付了钱。”

    吉尔伯和苏里文对他们的哨子多付了钱,我的姑妈伊迪丝也一样,我自己在很多情况下同样如此。还有不朽的托尔斯泰,也就是《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世界最伟大的小说的作者。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在托尔斯泰生命最后的20年里,“可能是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人”。在他逝世前20年,崇拜他的人不断地去他家里,希望能见他一面,能听听他的声音,或者哪怕只摸一摸他的衣服边。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人想在本子上记下来,就像那是一句“圣谕”一样。可是在生活上,托尔斯泰在70岁的时候,还不及富兰克林在7岁的时候聪明,他简直一点脑筋也没有。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下面就是我这么评价他的原因:托尔斯泰娶了一个他真心喜欢的女孩子。事实上,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开心,所以他们常常跪下来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能让他们继续过这种神仙伴侣的生活。然而,托尔斯泰娶的这个女孩子天性善妒,她常常把自己打扮成乡下姑娘,到处打探他的行动,甚至偷偷地溜进树林里去监视他。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非常可怕的争吵,她甚至嫉妒她自己的亲生女儿,曾经用枪把她女儿的照片打穿了一个洞。她会在地板上撒泼打滚,拿着一瓶鸦片,威胁说要自杀,以至于吓得她的孩子们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吓得尖声大叫。

    那么托尔斯泰面对这样的情况又是怎么做的呢?如果他暴跳如雷,把家具打得粉碎的话,我倒不想怪他,因为他有理由这样去做。可是他所做的远远比这个要坏得多,他全部记在一本私人日记里!在那里面,他将一切都归咎于他的太太——这就是他的“哨子”。他想让他的下一代能够原谅他,于是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了他太太身上。而他太太又是用什么办法来对付他这种做法的呢?这还用问吗?很明显,她当然是撕毁并烧掉了他的日记。她自己也写了一本日记,把错误都推在托尔斯泰身上。她甚至还动手写了一本小说,书名为《谁的错》。在这本小说里,她把托尔斯泰描写成一个家庭破坏者,而她自己则分明成了一名烈士。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