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场面的事情要应付,看清看透不说透(5)
第二步:掌握送礼间隔。
有些手头宽裕的人在送礼时,往往因为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以为自己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但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因为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难免让事情适得其反。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第三步:礼品要有意义。
任何礼物,都是为了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礼物是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选择礼品的时候,必须注意礼品要有意义,要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富有意义、耐人寻味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最好还要考虑到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场面上的事要做足,“礼”多人不怪嘛!但是礼物要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轻情意重”,但礼物太轻,就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
如果你的礼物过于贵重。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在欧美,因为他们商业法规严格,所以你要深知送大礼物反而会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而且这样做还很适合于当地的文化和礼节。
这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1.送礼就送土特产
对于土特产,一般的意义上都是尝个鲜,所以说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商务朋友,一般都不会拒收,因为拒收反而显得他们小家子气了。
2.巧借名目
如果想给“酒肉朋友”送礼,最好的做法是巧借名目。可以在周末跟他打声招呼:“今晚上你那儿聚一聚,你准备菜,我带酒。”到时多带上一瓶酒还有礼物,酒喝一瓶留一瓶,顺手也就把礼物留下了,感情深了,礼也送了。
3.熟人引见
有时想给人送礼,但又跟受礼者不熟,不好唐突地登门拜访,可以找到受礼者的熟人。有受礼者的熟人引见,一般不会被拒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