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小的时候是一个“小神童”,他天资聪慧、聪明好学、语出惊人,小时候被送到当地有名的水镜先生那里接受教育。
读私塾的时候,先生在学校养了一只公鸡,用它来报时。先生讲课非常精彩,深入浅出,深得学生的喜欢,好学的小诸葛亮更是如此。他经常听课听得入迷,渴望先生能够多讲一会儿。可是每天一到中午下课的时间,大公鸡就会叫起来,并且非常准时。这时候先生就会宣布下课,可是每当这时,诸葛亮还都听得津津有味,因此他非常讨厌这只大公鸡。
回到家,正在做饭的母亲发现诸葛亮有些闷闷不乐,便问他怎么了。诸葛亮便把大公鸡的事情详细地告诉母亲,并且问道:“娘,先生家的那只大公鸡真是讨厌,我真想多学一会儿,不要那么早就下课。它为什么一到时间就叫呢?”
听了他的话,母亲轻轻地笑着说:“这好办,大公鸡报时都是人调教出来的结果,要是不想让他叫那么早,你可以调教它呀。”“可是,应该怎么让它听我的话呢?”诸葛亮问道。母亲一边淘米一边引导他:“这要看你怎么动脑子了。只要你肯动脑子想,什么事情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你现在好好想想,也许就能找到调教大公鸡的办法。”
诸葛亮眨着眼睛,看到母亲手中的大米,眼前一亮,想到一个让大公鸡“听话”的好办法。第二天,他用小布袋装了一点儿米就出门了,并且从那以后天天都是如此。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先生的公鸡报时不准时了,越叫越晚,有时甚至申时都过了,可是先生还在给学生们上课呢。
渐渐地,先生觉察出了公鸡报时不准的事情。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先生开始留意大公鸡。经过观察,他发现一到以前报时的时间,当大公鸡做出报时的姿势时,有个学生就会向窗外撒一点儿米。结果公鸡一见到米,就会跑去吃米而忘记了报时。
先生看到那个学生是诸葛亮,不禁大怒:“你这学生,小小年纪竟敢戏弄先生?”诸葛亮连忙向先生道歉,并说出了其中的缘由。先生得知诸葛亮这么做,只是想多学一会儿,因此便原谅了这个爱学习的学生,并且提出以后诸葛亮可以到自己家里去补习功课。
或许,正是由于小时候的聪明好学,诸葛亮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机智过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发明家。
天才炼成的秘诀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爸爸妈妈
1.开始,诸葛亮为了多学一点知识而不想让大公鸡按时报时,他并不知道该怎样做。对此,母亲并没有直接告诉诸葛亮应该怎么做,而是启发他动脑子,让他自己去想办法。从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对诸葛亮思考能力的形成以及智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家长应尽量启发孩子自己动脑子,自己去想办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水镜先生看到诸葛亮给大公鸡喂米,不让大公鸡报时,刚开始非常生气。但当他知道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多学一点知识的时候,不仅被诸葛亮好学的精神打动,从此还给诸葛亮开了“小灶”。可以说,诸葛亮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良相,和水镜先生的教育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才更有利于引导孩子成才。
天才经历启示/告诉孩子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诸葛亮从小就是一个“小神童”,他天资聪慧、聪明好学、语出惊人,从小就被送到在当地有名的水镜先生那里接受教育。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能够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和他小时候的好学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许没有诸葛亮过人的天赋,但我们可以学习诸葛亮好学的精神,这也会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抱负。
吃瓜留子
襄阳一带有这样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吃西瓜可以管饱,但是瓜子不能带走。据说这个规矩是诸葛亮当年留下来的。
诸葛亮是一个种地能手,他种出来的西瓜个大、沙甜,凡是到隆中做客或者过路的人都会到瓜园一饱口福。诸葛亮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种瓜的经验告诉周围的农民,为了给农民留下西瓜种子,他特地在瓜园地头上写了一个牌子:“瓜管吃好,瓜子留下。”诸葛亮把西瓜子洗干净,晒干,然后分给附近的瓜农。现在,有些地方还遵守着“吃瓜留子”的习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