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全在于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诸葛亮在以往历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可谓神机妙算,百战百胜,生性多疑的司马懿,吃了诸葛亮不少亏,畏之如虎。又见诸葛亮命人大开城门,端坐城头,鹤氅纶巾,仙风道骨,焚香抚琴,笑容可掬,固然仓皇失色,忙令撤退,才使得诸葛亮化险为夷,逃过此劫。强兵压境,或全力拒之,或一走了之,这是常见的思维策略。可是,诸葛亮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可行,无论哪种方法,都只能兵败被擒。于是,他打破常规,既不走,也不拒,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高台端坐,抚琴自乐,以一座空城吓退了司马大军。这固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便不会有强兵压境的镇定自若。心灵的镇定自若意味着一种经历世事沧桑之后的成熟,以及对于事物规律不同寻常的掌控。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桑巨变还是命运逆转,一切都没有关系。这样的人生永远安静、沉着,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是心灵修养的重要一课。
人类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多读书,读好书。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根曾经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即读书有益。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多知识呢?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怎样去辨别是非呢?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文化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道理;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
总之,书籍能够充实人的头脑,使人们对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彻底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促进人类的进步。人的认识就是在书籍文化中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但是,现代人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就是说,很多很多道德规范、人生哲理,我们是懂得的,但是却难以付诸实践。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注重自我磨炼。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行,圣心备焉。”这也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深化的过程。所谓“自我磨炼”就是要通过知识、品行的积累,不断使其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人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内省。所谓“内省”,是指自己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伪善的部分,保留真、善、美的部分,并将其发扬光大。“内省”的修养方法,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就是用正确的原则和规范去要求自己,不断清洗、克服掉错误的认识。一个人只有在内心严于解剖自己,对一切错误的言行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批评,坚决抛弃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修养的人。
总之,个人修养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要用一生去学习和体会,要用一生去感悟和领会,要怀着一颗平常心。这样,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即使是平庸的日子、平常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只要细细品味,也能品味出那隽永、醇厚的滋味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