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改变对待他人的心态(5)
阿瑟·米勒听完,很是不解:这封信是对曹禺的严厉批评,还明显有羞辱的味道,而曹禺念着信的时候神情却很激动。而且还恭敬地把这封信裱在专册里,现在又把它用感激的语气念给我听时,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后来,阿瑟·米勒才知道:这正是曹禺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可他并没有像旁人一样过分爱惜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因为在这种“傻气”的举动中,已经透露出曹禺已经把这种羞辱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而这封羞辱信对他而言是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羞辱。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被人羞辱,或者无意间羞辱了别人,有的人会因为羞辱而愤恨,进行报复,而有的人却将羞辱化为动力,使自己走向成功。
有个黑人男孩,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单亲家庭。由于贫穷,他在学校成了被救济的学生。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沮丧,而是奋发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成绩在班级遥遥领先。优异的成绩并没有让他骄傲,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同学们的救济,他是不可能有这样好的成绩。因此,他除了用心学习以外,还力图让自己变得富有爱心。
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号召同学们为“社区基金”捐钱。他知道后,也想能帮助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于是他默默地付出了自己的行动。
几天后,班级同学正式募捐开始,小男孩手里攥着自己靠捡垃圾挣来的三块钱,激动地等待着老师叫他的名字。他想,这样他就可以自豪地走上讲台捐出自己挣来的血汗钱了。想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是,没想到老师将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喊遍了,唯独没有叫他。他十分不理解,于是就问老师原因。
在他看来,老师应该对他很惭愧,会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把他忘记了。可是老师却厉声说道:“这位同学,我们这次募捐正是为了帮助像你这样的穷人,如果你爸爸能出得起你五块钱的学费,你就不用领救济了……”老师的话语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那天,男孩眼含着泪水冲出了学校。从此以后,再也没踏进这所学校半步!
许多人都猜测他的“失踪”认为他是因为没钱交学费,也有的人认为他搬家了……不管怎么说,从那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转眼20年过去了,直到突然有一天,男孩以及他的名字出现在了美国最出名的电视台上,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本的黑人男孩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他的名字叫狄克·格里戈。
当大多数媒体问起他是不是贫穷激励了他,他却回答说“不全是,还有20年前那场心灵的挫折——那场来自老师的羞辱”。有人好奇地问:“那你还和那位老师有来往吗?”他爽朗地回答:“为什么会没有来往,我当上主持人的第一天,就买了一大束鲜花亲自送给了他,我要用这束鲜花来告诉大家,感谢羞辱过你的人,因为,正是他们用粗糙的话语磨就了你进取的心!”
狄克·格里戈的亲身经历,使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让羞辱的冷水激怒了自己,而是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因为,经过这盆冷水的冲刷,梦将会更明朗,信念将会更加笃定!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强烈的爆发力,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被人发现而加以培养。我们有的时候,也许会在别人的羞辱声中顿悟: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教你学会了坚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