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到天黑的时候。噶木南的三百多汉人,全部自发聚集到了官衙门口。而为官府做事的几十个衙役等人,也随着他们来到。这些本该迅速撤离地汉人百姓,却并没有一点离开的意思。当刘苏闻讯匆匆出来,领头的一条大汉叫道:
“大人,这两年来。朝廷又出钱,又出力的帮助藏人,可现在反过来藏人却要谋反,咱们都咽不下这口气啊。大人,藏人手中有刀,难道咱们手里就没有呢吗?噶木南藏人不过几千,真正铁心要谋反的我看一千人都没有。咱们和他们拼啦!”
“愿听大人指挥,和谋反藏人决一死战。百死不悔!”
这时候的这几百汉人,群情高涨。民心可用。若这时刘苏能借着这个机会,迅速整顿人马,趁着暴乱者还没有反映过来迅速镇压,则暴乱未必便会发生。可惜地是这位书生气十足的知县却并没有这么做,他团团给百姓作了一揖。说道:
“乡亲们。朝廷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咱们不能乱来啊。藏人究竟是否谋反。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万一情报有误,咱们都会触犯了律法啊。乡亲们,当今之计,必须要迅速撤离这里。我刘苏身为此地县令,愿意亲自为大家断后!”
汉人百姓纷纷叫嚷着,但刘苏执意不许,说到后来竟是声泪俱下。那些汉人百姓发出长长叹息,实在没奈何间只得纷纷散去,各自准备撤离噶木南。刘苏这才放下心来,看到衙役们依旧没有离开,他有些黯然神伤,挥了挥手说道:
“你们也赶快准备准备,立刻离开此地,这里不能久留。”
“老爷,咱们一起走吧,兄弟们拼死也要护着您和夫人杀出去!”
刘苏倒显得非常决然,从从容容地说道:“我和你们不一样,我接朝廷之命,奉命担当噶木南的县令。在朝廷的撤离命令没有到之前,我刘苏便是死了,也决不离开噶木南半步!”
他对于朝廷的忠诚实在无可挑剔,那些衙役实在没有办法,最后领头地道:“既然老爷执意不肯离开,那请夫人和我们一起走吧,老爷。”
谁想到正说着,刘苏的夫人却从里面走了出来,淡然一笑而道:“为人妇者,岂有抛下丈夫自行逃生的道理?我虽然不识字,但总识得节烈二字。夫在从夫,我地丈夫怎么做我便也跟着怎么做。万一老爷有难,我陪他一起去了便是……”
刘苏大喜过望,他生平最重名声,这时听到妻子的话忍不住喜道:“我刘家得贤妻如此,刘苏便死了又有何妨?他日我刘家夫妇名声传到朝廷,必受朝廷嘉奖。好,好夫人。我二人便是毙命于此,粉身碎骨,也必定万古留芳!”
这位县令是个好官,爱民如子,不贪财,不怕死,有节气,但却实在不懂变通。他只想着没有朝廷地命令,便不能离开职位半步,却浑然没有想到如何提前把叛乱消弭在襁褓之中。
相对于他的迂腐,与噶木南仅仅相隔几十里的嘉木厝,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状况。
嘉木厝的县令薛名静波,崇祯十一年地进士。曾在刑部任过职,后来牵连到了当年地南京高弘图谋反之案中,被罢免了官职,最近才重新启用,调到了嘉木厝担任一个小小县令。
嘉木厝的情况和噶木南差不多,当地地情报人员,也已经向薛静波报告了藏人有异动的状况,薛静波一听之下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着手准备起来。
他先让那些情报人员,想方设法弄清楚具体参与叛乱者是谁,可能什么时候动手。并专门截留了一批准备上缴给朝廷的税银,交给那些情报人员,让其大肆贿赂藏人中的知情者。
然后,他又将嘉木厝的两百七十一名汉人,三十三名衙役,以及官府中全部的男丁都组织起来,分发武器,随时等候自己下达的命令。
仅仅两天的时间,一份详细的情报便送到了他的手里,上面详细地列出了叛乱的组织者。薛静波立刻展开雷霆手腕,迅速下达抓捕令,严令不许使一人漏
所有的叛乱首脑,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间,全部落到了薛静波手中。薛静波在第一时间,将其打入大牢之中,命令严加看管。
而为了稳定嘉木厝的形式,他又命二百七十一名汉人百姓,穿上明军军服,,冒充明军将官,虚张声势,在嘉木厝到处传言一万多明军将是正在向此开进,凡参与叛乱者皆杀无赦。
这一招果然奏效,那些藏人百姓本就大多不愿叛乱,这时一会看见一个校尉,一会看见一个什么将军的,都想着朝廷大军到了,哪里还有敢妄动者?
就这样,薛静波多管齐下,在叛乱者猝不及防之中,第一时间稳定住了嘉木厝的局势,他的部下奇怪地问他,朝廷如此待他,他却为何还不惜掉脑袋的危险干冒奇险?
薛静波想了未想,便道:“当年我丢官,是武英王的缘故,到现在,我依然恨着武英。但我担任的是朝廷命官,不是武英王的官,我尽忠的是大明朝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