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轩辕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三百四十四 治统和道统的区别
    这位孔圣人的后代,所做的坏事当真不少,而他的那位儿子孔兴燮,也更加不是个东西,比起自己的老子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升为堂堂的衍圣公后,草菅人命,杀个把无辜者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孔府有个家人叫刘国栋,后来投身王府,做了校尉。后来回到曲阜看望在孔府当长班的唯一兄弟刘国梁,并请求孔兴燮允许他弟弟跟他一起到北京住几天,孔兴燮拒不答应。

    刘国栋心中着急,言语上不慎冒犯了孔兴燮,孔兴燮非常生气,喊来三品执事官、管家等人,将刘国栋拿下,打了一百棍,刘国栋被打后仍不服气,继续争辨,孔兴燮更加恼怒,下令把皇帝所赐龙边索命银牌木铡抬出来,将刘国栋活活铡死。

    刘国梁目睹长兄惨死,悲痛不已,嚎啕大哭,孔兴燮竟然又命人将刘国梁活活勒死。可怜刘家两兄弟,居然在一天之内双双死在了孔兴燮的手中。

    而不仅仅是这些,山东曲阜简直成了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一个王国。孔府的主要职责是祭祀孔子,祭祀孔子需要很大的费用。为此,自汉代以来,历代政府都赐田给孔府,到了明朝初年,孔府祭田已达二千大顷,并有专门自行任命的官员。

    在曲阜,已经很有些只知孔家,而不知朝廷的味道了……

    “现在收拾孔家。你以为可以不可以?”朱斌随口问道。

    “属下以为断然不可。”黄溪摇了摇头:“孔家自历代加封,已至衍圣公之尊位,离王不过只差一步而已。贸然动了他,只会引起天下大乱。张溥地事情方才平息,现在我以为最紧要的是尽快恢复元气,尽量稳定士子之心。”

    “是啊。现在还动不得。”朱斌苦笑了下:“可是孔家的存在,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个刺,我早晚都要拔掉。不光是要拔掉,我还要把我大汉千来的惯例颠覆。”

    他这么考虑是有自己想法,孔子的思想对于目前的这个国家影响实在太大了。

    古人有所谓“治统”和“道统”地说法。

    治统”。就是指控制社会的实际政治权力的传承,“道统”,则是指管理社会,指导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思想和理论。治统由掌握强大国家机器的君王们传承,其威力随处可见。

    道统似乎比较空幻,然而它地影响却是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小到后辈们在家长面前说话的语气,大到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都是由它所规定的。大明崇祯年间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认为道统的作用更大,强烈主张以道统制约治统。

    在这位老夫子看来,道统由圣人一脉相传,它地正确性是先验的,而治统却常常会因摊上一个坏皇帝而出问题,所以。绝不能让治统脱离道统所设置的既定轨道。

    王夫之的议论,颇有点自恋。但当时的读书人对道统这个东西看得是极为神圣的。因为自觉掌握了道统,他们既有自豪感,也培育了一种对国家的使命感。

    很多的读书人,住在穷乡僻野,吃了上顿愁下顿。但物质上地困窘却并没有消磨其胸中的激情。一有机会还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旁若无人。原因就在于他们相信,自己是道统地继承人。

    帝王之统是为“治统”,儒者之统则是“道统”,二者的领域里各有各的“王”,天下的读书人坚持这一点,皇帝们也一度是认可的,但是到了朱斌这就行不通了。

    朱斌始终坚定地认为,天下之能有一个王,一个领袖,无论是在政治权利上,还是在精神领域,国家为精神思想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地舞台,但精神思想却必须为国家利益而服务,这是朱斌心里最低的底线。

    “你亲自去趟曲阜。”朱斌定了定神说道:“你告诉那个孔兴燮,朝廷是很尊重孔家地,因此正在商议封王事宜。朝廷上对这事的议论很多,但还是赞同的占了上风。希望孔兴燮不要因为张溥余党的事情,给那些反对者以借口攻击……”

    黄溪很快明白了武英王话里的,他这是要以封王为交换条件,让他交出那些人来,同时稳定住孔兴燮之心,而后,便看准时机,给予孔兴燮致命一击,以孔兴燮的性格来说,用王位来交换出那些其实对他并不重要的人,肯定是一件大有利益可图的事情!

    在景平元年这一年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这一年,朝廷换了两位皇帝,从崇祯帝到景平帝。这一年,大明京师被破,面临亡国的危险,但却靠着忠勇武英王和他的江南军,继续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并开始向一个大明从来没有到达过,甚至是历代帝皇都没有到达过的高度迈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在景平帝登基后,先后冒出了隆武帝、弘光帝,甚至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皇帝”,但最后大权还是归于了正统政府。

    这一年,曾经强盛的满清,在经历了山海关大战后,元气大伤,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下滑,大明边境的那么多年来的威胁,在一天之间竟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反倒是驻扎在边境四镇的大明将士,对满清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

    这一年,曾经危害大明王朝多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流寇,终于被骁勇精锐的江南军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最大的流寇头子,也为他们自己曾经做过地一切。而以生命为代价来偿还了自己的罪行。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