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男人30,抓住机遇: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3)(2/2)

    审时度势在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审时是一种远见卓识的准确,而度势是一种心里有底的把握,审时度势就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大自若。成功需要审时度势,需要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基辛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犹太人出身的国务卿,也是“二战”后第一个由学者而非将军、政客或律师出任这个要职的国务卿。作为局势动荡多变的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头号外交家,无论是谋划战略、运用策略和行使权力,还是处理与总统、国会、内阁和国务院的关系,基辛格都有独到之处,而“机会外交”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基辛格善于出谋划策,喜欢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进行“特技表演”,但是没有十分把握他是不会轻易登场的。他之所以在中美关系、越南问题、美苏关系等问题上积极奔走,穿梭跑动,是因为他觉得有施展自己谋略的“可能性”。相反,中东问题当时还不具备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所以基辛格没有贸然行事。

    中东危机初期,由于以色列依仗英、法的支持,大规模侵略埃及,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国出面调停都不可能成功。由于没有任何把握,所以基辛格没有出击,而是坐等时机。

    等到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突破以军防线,打破不战不和局面,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机,埃及军队即将获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此时,基辛格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形势已变得适于停火。于是他立即出击,频频进行“穿梭外交”,往返于中东各国,利用各种矛盾,磋商各种政治交易的“可能性”。由于基辛格的努力,中东问题暂时缓和下来,也使他由此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声誉。

    “见可成则就之,见不可成则避之”,这就是基辛格的精明之处,也是我们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度势原则。

    生活中办事因势而变,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该办的事。有些时候办事能利用对方的对立思想情绪,有意识地反过来说,反过来做,使对方与你唱反调,也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明朝时,四川有个叫杨庵的人,中了状元为官后执法无情,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还屡次上书直谏,因而又得罪了皇帝。在奸臣的挑拨下,皇上非常震怒,准备对杨庵治罪,把他充军到玉门关外。杨庵知道皇帝和一帮奸臣欲置自己于死地,便对皇帝说:“臣之罪,罪该万死,皇上要将我充军,这是对微臣的宽恕,不过请陛下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你有什么请求?”皇帝问。“宁去关外三千里,不去云南碧鸡关。皇上有所不知,那碧鸡关蚊子四两重,跳蚤有半斤,您切莫把我充军到那里。”皇帝沉吟不语,挥手让杨庵赶快启程。他心想,哼!你不想去碧鸡关,我偏要你去,让你尝尝四两大的蚊子和半斤重的跳蚤咬人的滋味。于是,这边杨庵刚到家门,那边皇帝就传下圣旨,把他发配到云南充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