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曾国藩 做事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6)
    第九章 韬光养晦减锋芒(6)

    1865年4月,曾国荃已经回乡修养半年了,他逐渐有些耐不住,一心想重回京都辅助哥哥做一番事业。曾国藩了解到他的意愿之后,立刻修书给他,告诉曾国荃:“我身边那些有见识的朋友以及那些爱护你的朋友,都认为弟弟此时应该暂时缓一缓,不要着急出山,而我的意见也希望弟弟可以借此机会好好休养身体,在家闭门三年,然后再寻找机会担当天下大任。”三年的时间并不短,当时才刚刚过四十岁的曾国荃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自然不甘这么虚度三年时光,曾国藩便对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身养性的要求,希望曾国荃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的脾性,为做大事业做好准备。

    为了让曾国荃可以安心休养、不生事端,曾国藩为他指点了三个方向:其一要修身养性,其二要补充奏议之学,其三要增强自身素养,遍读文史。这三个要求具体针对了曾国荃本身的一些缺点,他认为曾国荃平时就喜欢打抱不平,对于大家都看不惯的事情喜欢站出来发声,同时又对朋友非常仗义,所以难免会在遇到不平之事时成为众矢之的。而现在回乡是为了在朝廷眼中淡出,让他们不再注意到曾氏一族,所以曾国藩要求弟弟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不要插手湖南地方事务,影响地方政府做事。第二条中所提出的奏议之学也一直是曾国荃的不足之处,他时常向曾国藩抱怨自己不善于做文章,并以此为耻,曾国藩正好让他借此机会努力提升自己,加强用于奏议的文章的学习,并鼓励他将当年在战场上拼命的劲头拿出来,努力学习写文章。在后来的一些信件之中,曾国藩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包括让曾国荃学习经典著作,遍读历史著作、了解朝廷兴替的规律,以期加强自身的学识修养。

    在不断安抚曾国荃的同时,曾国藩还将自己历年所撰写的日记都寄回去,让曾国荃阅读了解自己在外所受到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让曾国荃明白自己这么做的一番苦心。日记之中所描述的“衰惫之状”也刺激曾国荃可以更加安心地在家里教育子侄后代读书做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