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商道真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想赚钱必须把钱看轻(2/2)
    海博翻译社是马云试水商海迈出的第一步。然而,成立之初的海博翻译社经营举步维艰。成立后的第一个月,海博的全部收入为700元,而当时仅一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

    这时候,周围好心的同事、朋友开始劝马云“回头是岸”,甚至当初一起合伙创办翻译社的几个朋友也开始动摇。

    马云却偏不信这个邪,为了继续生存下去,马云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在那大热天里,他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出发,从杭州跑到义乌、广州,四处批些小工艺品、小礼品,再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背回杭州……

    就这样,在马云的一手操劳和打理下,原本以接翻译业务为主的海博翻译社,一夜之间竟变成了“海博杂货店”:从鲜花到礼品,从袜子到内衣,但凡稍微能有些利润的小商品,马云通通背回来卖。一个堂堂的大学教师,就这样做起了“倒爷”。

    马云的“倒爷”生涯持续了整整三年,就这样靠他卖小商品、推销医药赚来的钱,足足养了海博翻译社三年,才让这个原本早已是奄奄一息的翻译社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如今的海博翻译社,正如马云当年所愿,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据马云说,翻译社1994年已经达到收支基本平衡,1995年开始了首次盈利,而谈及现在的海博,马云的说法是“盈利很高”。

    如今回顾1994年到1995年这两年,马云认为当时的他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还成功地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

    对于自己创办海博翻译社的思路,马云说:“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翻译社的经历相比于日后阿里巴巴的大红大紫,可以说那时的马云肯定称不上功成名就。但回忆以往的点点滴滴,马云独辟蹊径地总结道:“经营翻译社的过程让我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兼备两种品质:一是大胆执著的性格;二是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许多年以后,对经营海博翻译社的这段心酸经历,马云仍然引以为豪,他不止一次告诫后辈的创业青年:“真正想赚钱的人,你必须把钱看轻。”

    精彩点评

    我们从那些赚到大钱的人身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赚钱的同时,绝不把眼光只盯在钱上,他们往往更加注重怎样服务好大众,怎样给大众提供优秀的产品,给大家带来方便和实惠。当企业家这样做了的时候,必然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时他想赚钱就变得非常容易了。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赚钱上,否则,这样反而会让你赚不到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