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做一个能看懂经济现象的现代人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GDP——衡量国家财富的尺子(2/2)

    从收入形态上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的和。

    从产品形态上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gdp和gnp,因为不管外国名还是中国名都只差一字,因此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所以有人才利用它们制造了重重迷雾,常用gdp偷偷代替gnp。

    为了能够更容易区分它们,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家庭,妻子在家里种蔬菜,一年的产值是500元。丈夫在外地卖馄饨,一年的产值是1000元。他们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个体户做生意,一年的产值是10000元。

    那么,这个家庭的“家庭生产总值”(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为1500元;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间房屋的生产总值,就是10500元。

    但是,同样是gdp,在日本却有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内容。比如说2007年,日本gdp值5290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同时日本还有3.5万亿海外资产,这是不包括在gdp内的(gdp是本土之内的产值,不问本国外国,gnp则是本土内外所有本国国民产值)。

    这样一来,就显出中日的差距了。中国的gdp大头是人家的,自己只占小头;日本的gdp,不但都是自己的(日本的外资只占1%),海外还有相当大的一块没算进去。由此可见中日的差距远不止是gdp账面上的2万多亿美元。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日本经济发展的实质不是增长慢,中国经济的实质也不是迅猛发展。因为通过看中日gdp内容的差距,就能看出差距主要体现在外资上。日本为什么外资那么少?因为日本发展经济走了一条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首先日本把本国的经济发展到了极致,例如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由于所必需的钱得到了充分的供给才得以实现的,而日本银行的货币供给通货的最主要的渠道是靠日本银行向民间银行贷放,民间银行再向公司放款……日本银行在超出自己力量以上的放款叫做“超额贷款”,日本为经济增长所必需的钱正是靠这种超额贷款供给的。

    其次,在国家高速增长的同时,日本把如何能够使民众有更强购买力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在他们看来,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比例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只有工人和农民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最后,在日本的制造业从乡镇工厂向国内市场的霸主,以及向全球企业腾飞的时期,日本努力关闭国内市场,彻底限制外资的影响力。日本《外资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就申明:“本法的目的是,只准许有利于日本经济的自立和健全发展以及可改善国际收支的外国资本进行投资。”

    由此可见,日本采用的是正宗的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理论,“超额”使用本币、国债,严格限制外资,提高工资、福利,扩大国民消费力,以需求拉动做大国内市场,做到了外贸不到20%,高出低进的情况,才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而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单纯追求gdp和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弊端重重,多年发展下来,只是一个廉价的打工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发展模式再也维系不下去了。中国的发展如果继续建立在以美元为主导货币的金融货币体制上,发展再快也是为他人在做嫁衣裳。

    中国今天要利用这次西方国家的金融风波和经济危机调整自己,在今后走出一条切实发展自己的道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