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做一个能看懂经济现象的现代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生产可能性边界——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
    生产可能性边界——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

    关于饼干和方便面的两大集团“康师傅”和“徐福记”,它们都是从小企业起家,因为他们熟知这样的一个概念,后来才能居上,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叫做“生产可能性边界”。

    我们去超市走一走,在速食的选择上,大家通常都会面对这样的选择,那就是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这两种食品已经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必备品。但是,大家知道吗,关于饼干和方便面的两大集团“康师傅”和“徐福记”,它们都是从小企业起家,他们深知这样的一个概念,后来才能居上,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叫做“生产可能性边界”。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呢?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产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边界内的点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生产。边界之外的点是不可达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可说明“替代”这一经济概念。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替代是一条生命规律,生产可能性边界则表示社会的各种选择。

    事实上,企业早期就是一个无边界的组织,企业里也许只有企业家一个人,或者只有一个很小的创业团队,大家在里面纵横驰骋。这时的企业虽然非常小,但是有着无限的潜力。拿方便面来说,创立“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在创业之初非常艰辛,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有大财团的支撑,只是台湾彰化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油脂厂。但是,由于他们擅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把企业管理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目前,在大陆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2亿美元,年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并以65亿包的年销量占据大陆方便面市场的头把交椅。2002年底,“康师傅”返台生产及销售,在台湾方便面市场掀起一阵旋风。

    现在,“康师傅”食品与另一家台资食品企业巨头“统一集团”,正存在着商业上的竞争。这两大集团的食品各有优势,但是靠着小企业起家的“康师傅”方便面以中低价位挑战已占台湾市场半壁江山的统一方便面,是很大的成就。

    10多年前,这两家企业实力悬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康师傅”凭借着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合理利用,及早进行国际化经营,反而在大陆市场发挥了先行优势,越来越辉煌。

    一个小企业向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自己也会开始逐渐设置了边界。设置这些边界,是企业向规范化、有序化成长的必需。但当边界越来越多的时候,一方面责任、职能更加清楚了,同时也由于过于明晰的分工,使企业在面对一件具体的生意时往往出现责、权、利不清,遇到利益争先恐后,遇到风险竞相推诿。企业的绩效反而因分工明确而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也因此骤升,甚至高过社会的交易成本。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