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效应——你为什么总是原地踏步
“内卷化”的结果是可怕的,它会让人在一个层面上无休止地内缠、内耗、内旋,既没有突破式的增长,也没有渐进式的积累,让人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利福德?盖尔茨去风景如画的爪哇岛风景区生活。他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起当地的农耕生活。时间一长他发现在这里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是犁耙收割,使原生态的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中。于是他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此后,“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开始广泛应用到了许多其他学术研究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这个学术概念其实并不深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经常会看到这种“内卷化现象”。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央视的记者到陕北采访时问一个孩子: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为什么?”
“放羊。”
这段对话,就形象地为“内卷化现象”作了注解。
在职场生活中这种现象也是无处不在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