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对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对手欺骗了你,增进了你的见识(8)(2/2)
    谨慎最能防备欺诈。若对方心思精细,就更应小心。有人善于将他的事变为你的事。若看不透他们的意图,就会被人利用。

    世事往往与预想的呈现截然不同的局面,而无知所见只是表层;人们常常在深入其里之后,顿觉幻灭。万事万物,都是欺诈先行,让愚痴紧随其后,尽显其低俗、平庸。真相往往姗姗迟来,和时间一道蹒跚徐行,最后才到。小心谨慎的人则知道感谢自然母亲赐以的,常留一张辨别真伪。欺诓是肤浅的,可浅薄之人还忙不迭地对它趋之若鹜。辨别真相需洞明世事,因而智者与谨慎者从不急于作出定论。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在一边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川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保守,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容我们呢?”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其实,这里充满了人性的辩证学问,好欺侮弱者的人,必然会依附于强者;能抑制强者的人,必然会扶助弱者,作为背叛父辈的王应,本来算不上是个好侄儿,但他的一番话说明他是深谙世情的,在这点上,他要比他的父亲强得多。

    柔被弱者利用,可以博得同情,能救弱者于危难之中。弱者之柔很少有害,往往是弱者寻找保护的一个护身符,柔若被正者利用,则正者更正,为天下所敬佩。正者之柔,往往是为人宽怀,不露锋芒,忍人所不能忍。

    柔还有可能被奸、邪者所利用,这就很可能是天下之大不幸。他们往往欺君罔上,无恶不作;在强者面前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在弱者面前却盛气凌人,横行霸道,他们以柔来掩盖真实的丑恶嘴脸,让人看不到他的阴险毒辣,然后趁你不注意狠狠地戳你一刀。这才是最可怕的。宦官石显虽不能位列三卿,但也充分利用皇帝对他的宠信而日益骄奢横逸,滥施淫威。在皇帝面前他显出一副柔弱受气的小媳妇神态,不露一点锋芒,以博得皇帝的同情和信赖,藉此却又更加胡作非为。严嵩是一代奸相,可谓赫赫有名,恐怕要永留大名于青史了,他奸也是奸得很有水平,把个皇帝玩得团团转。奸贼在皇帝面前往往是以忠臣的面孔出现的,总是显得比谁都忠于皇上忠于朝廷;而在皇帝背后却欺凌百姓,玩弄权术,恶名昭著。正是这种人才善于用手腕,以他的所谓柔来战胜他的敌人,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往往长于不动声色,老谋深算,满肚子鬼胎,敌手往往来不及防备便遭暗算。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总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一般而言,这样的人在别人面前,大都低声下气,并且,始终运用赞美的语气。因此,初识之际,对方往往感觉不好意思。但是,交往日久,就会察觉这种人阿谀的态度,而致厌恶。

    这种人常常过分使用不自然的敬语,常是敌意、轻视、具有警戒心的表示。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双方关系好时是用不着过多客气。比如:贵府的千金真可爱!你丈夫又那么健康,实在令人羡慕……这类口头的礼貌,并不表示对你的尊敬,而是表示一种戒心、敌意或不信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