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之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最复杂也最微妙的人际关系(5)
    第一章 最复杂也最微妙的人际关系(5)

    这是一个标准的“雪中送炭”的故事,如果没有胡雪岩的银子,王有龄可能会潦倒一生,如果没有王有龄,胡雪岩的发迹之路至少会难走许多,晚上很久。胡雪岩在这“雪中送炭”的过程中,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同时也得到了足够的回报。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不免会产生一种为了自己的发展,所以才“雪中送炭”的错误想法。事实上,很多类似的故事都是这样,宣扬的是“雪中送炭”的美德,但人们领悟的却是,如果“雪中送炭”,他日必有厚报“雪中送炭”的故事应该很多,但为什么有一些没有流传下来呢?也许是因为当事人后来并没有得到好处。

    “雪中送炭”是美德,应该宣扬。但本节要讲的是,如果这种“雪中送炭”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目的,那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如果解决对方的困难在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那不要犹豫,就伸出你的手是。但如果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帮到甚至不一定能帮到对方,就要考虑得失了。诚然,出于利益心态的每一个助人者,都盼望被助者有一天东山再起。但这只是美丽的故事,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并不大。还拿刚才胡雪岩的例子来说,如果王有龄拿了银子出发后,没有在进京途中遇到故交何根云,那他不知道要在京城等上多久,也许根本没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又或他得到了官职衣锦还乡,但他却不是一个“知恩不忘报”的人,早就把胡雪岩赠银的事忘在脑后,那么胡雪岩恐怕要在码头上做很久很久的苦力了……

    那么多不可预期的变数,那么多翻脸不认人的人,“雪中送炭”所能得到的收益的概率,恐怕不会比投资股市大多少。单从利益的角度来说,自己需要付出的越多,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在付出之前,应该清楚的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他是否愿意回报,是否有机会、有能力回报。

    “锦上添花”虽然没有“雪中送炭”那么感人,却实用得多,比可操作性也强,自己打算付出什么,付出多少,都可以自己决定。而且,“锦上添花”的回报率要比“雪中送炭”大得多。“雪中送炭”说明对方已经身在“雪中”,回报能力有限;但“锦上添花”不同,一个人前程似锦之时,必有回报的能力,也有回报的愿望,中国人怕欠人情债,这次你敬我一尺,下次纵使我不敬你一丈,至少也要还你一尺。虽然每次收益不高,但是有保证,而且礼尚往来之间,双方也许已经建立起了情谊。这种情谊也许经不起考验,但作为85%以利益往来为纽带的朋友,已经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