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体会出“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的真谛。煎、熬、磨炼、挫折、挣扎,这些都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急于成功的人,别忘了日本名将德川家的一句名言:“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作家周宁说:“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最远的人。”
最近,笔者读到一则关于一位计算机博士在美国找工作的故事,极好地说明了懂得弯曲、敢于弯曲是做人的一种本领。这位博士奔波多日,四处碰壁,一无所获。万般无奈,他来到一家职业介绍所,没出示任何学位证件,以最低的身份作了登记。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很快接到职介所的通知,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了,职位是程序输入员。对一位计算机博士来说,这个职位显然是大材小用了。但是他很珍惜这份工作,因而干得很投入、很认真。不久,老板发现这个小伙子能察觉出程序中不易察觉的问题,其能力非一般程序输入员可比。此时,他亮出了学士证书,老板给他换了相应的职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觉这位小伙子能提出许多有独特见解的建议,其本领远比一般大学生高明。此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立刻提拔了他。又过去了半年,老板发觉他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于是决意邀他晚上去家中喝酒。一直到酒席桌上,在老板再三盘问下,他才承认自己是计算机博士,因为工作难找,就把博士学位瞒了下来。第二天一上班,他还没来得及出示博士证书,老板已宣布他就任公司副总裁。
毋庸置疑,这位计算机博士深谙“弯曲”二字的真谛。人生之旅,坎坷多多,难免直面矮檐,遭遇逼仄。弯曲,就是在生命不堪重负的情况下,效仿雪松柔韧的品格,适时适度地低一下头,躬一下腰,抖落多余的沉重,以求走出屋檐而步入华堂,避开逼仄而迈向辽阔,唯有如此,人生之旅方可伸缩自如,游刃有余,步履稳健,一路走好。做人能懂得弯曲并敢于弯曲,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不会弯曲能做人,学会弯曲做能人——我们当师法雪松敢于弯曲的精神,以期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成功!
我们送客的时候总是会说:“慢点”、“小心点”,这当然不是咒别人,而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意思:小心驶得万年船。急于求成反而会失利很多。
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如果你在考数学试题,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从a到b,明明可以直接过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别走,因为有陷阱。在中国办事情,直线性思维往往在很多地方碰壁。
某些以鱼类为生的鸟类,其嘴的形状,直直的,上下两部分都又长又宽阔。吞吃食物时,有的常常把捕到的鱼儿往空中一抛,让那条鱼头朝下尾朝上落下来,然后一口接住咽了下去,这样的吃法可以使鱼在通过咽喉时,鱼翅的骨头由前向后倒,不会卡在喉咙里。
为人处世,求人办事也一样会碰到各种“刺儿”,这个时候便不能“直肠子”,而应该想办法兜个圈子,绕个弯子,避开钉子。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策略和手段。聪明人怎能赤膊上阵,硬碰钉子,让“刺”卡在喉咙中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