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左右:要么自己创业,要么有稳定的事业,要么混混算了。怎么弄,全凭您前二三十年的老底了。
同时,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技巧。不要眼高手低。这样在回首的时候,自己才不会后悔。巴奈?巴纳特是一个旧服装商的儿子,小时候就读于一所主要由罗思柴尔德家族捐助、专为穷孩子建立的犹太免费学校。他最初打算当一个演员,但有关南非容易致富的传闻,使他改变了主意。他设法弄到了40箱雪茄,作为经商资本,便离开伦敦来到了南非。
巴纳特的雪茄原打算卖给探矿者,但到那里之后,他却以此为抵押,获得少量的钻石,从此起步,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巴纳特就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他不是坐在城里等着找矿者送上门来,而是步行或骑马到矿上到处转悠,寻找便宜货,并即时买下一些别人出售的矿区。当这种生意进行得不顺利时,他就转做其他生意。1876年,他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共3000英镑买下了毗邻他原有矿区的一些小矿区,这些矿区经疯狂开采,一周可获得20克拉钻石和2000英镑利润。他发财了。
巴奈?巴纳特原先只喜欢钻石、金子和纸币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并不赏识股票之类的玩意儿。但最终,随着他的投机买卖的扩大,巴纳特走进了证券交易所。
1880年,巴纳特为创办资金达11.5万英镑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发行了大量股票,这些股票在几小时内即被抢购一空,所集的资金超过原先要求的3倍。第二年,公司股票随同南非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一起大跌,但他保有足够的股份以维持自己的企业,并乘机折价买下了大量充斥市场的其他股东抛出的股票。这一出一进之间,其他股东最初投放的资金有相当大一部分无偿归属了他。到以后证券市场复苏之后,公司的股票跟着上涨,巴纳特越发富有了。
1888年,巴纳特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和由另一个犹太裔人罗得斯控制的“德?贝尔矿业公司”合并,组成“德?贝尔统一矿业公司”,公司的股份共计2万股,每股为5英镑,而巴纳特占了6000股,为最大股东。这一新的集团取得了世界出产钻石的垄断权,并且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企业,约占全球产量的90%。
巴纳特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38岁时,已经成了资产数以百万计的大富翁,他四面出击,投资开采兰德金矿和购买新兴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地产。有一段时间,南非经济萧条,但巴纳特却充满信心,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地产和股票,还投资酒类贸易、建筑材料、运输、印刷出版等行业。随着萧条结束,市场重新趋于繁荣,巴纳特也成了投机家的代表,他走到哪里,证券交易市场就跟到哪里。以后,巴纳特又建立了主要经营地产和黄金开采的“约翰内斯堡统一投资公司”,该公司名义资本为1000万英镑,但由于行情一路上涨,股票的市场价很快超过了6000万英镑,其中约2000万英镑为巴纳特个人所有。
更绝的是巴纳特建立了一家专门为他抛售股票的银行。1895年,他创办了一家以l英镑为1股,共拥有名义资本350万英镑的股份银行。股票异常受欢迎,人们纷纷争购,一夜之间价格就翻了一番,随后又增加到面值的3倍。但这家银行同正统观念中的银行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它只是一家专门抛售巴纳特所拥有的南非各企业股票的信托公司。好在利润较高。股东们也无异议。这就是巴纳特巧于获利的技巧。
三十岁之前不要怕,三十岁之后不要悔。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在“巧”上动脑筋,总怕因取巧而反遭大败。其实,做大生意就是要讲巧,不巧则不通,不通则不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