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失败 不能失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打出提前量,警惕帕金森时间定律
    打出提前量,警惕帕金森时间定律

    1958年,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

    他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所耗费的时间相差惊人。

    比如,一个家庭主妇为了给远方的女儿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找明信片半个小时,选择用哪张明信片要一个钟头,再花半个小时查地址,再用一个小时仔细想该写什么……这样犹豫焦虑和操劳整整一天,最后还累得要命,对结果不甚满意。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大忙人可以在20分钟内寄出一叠明信片。

    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时应对几件事也能应对自如,紧张有序;而一个行动迟缓、推三阻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儿呢?其实就在于前者已经养成了高效做事的习惯,而且掌握了做事最简捷的方法。而后者,只是习惯了拖延,事情总是做不完,所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帕金森举例说,当官的a君感到工作很累很忙时,一定要找比他级别和能力都低的c先生和d先生当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两份分给c、d,自己掌握全面。c和d还要互相制约,不能和自己竞争。当c工作也累也忙时,a就要考虑给c配两名助手;为了平衡,也要给d配两名助手,于是一个人的工作就变成七个人干,a君的地位也随之抬高。当然,七个人会给彼此制造许多工作,比如一份文件需要七个人共同起草圈阅,每个人的意见都要考虑、平衡,绝不能敷衍塞责,下属们产生了矛盾,他要想方设法解决;升级调任、会议出差、工资住房、培养接班人……哪一项都需要认真研究,工作愈来愈忙,甚至七个人也不够了……

    帕金森定律深刻地揭示了大到一个团体,小到个人的这种效率低下,浪费时间的状况。

    帕金森在分析“大型组织会变得大而无当、毫无生气”后,得出了一个定律:“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机构的组织常常会超过实际需要以及个人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他们给了一个计划太多的时间。

    帕金森定律表明,时间管理隐含着你可以为一项任务安排过多的时间。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从事一项工作,你会放慢你的节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