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失败 不能失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屈从于现状,将会导致更大的失败
    屈从于现状,将会导致更大的失败

    屈从于现状,受制于环境的人是弱者。总是屈从于情绪、屈从于现状、屈从于命运的人,其才华势必是要被埋没的,因为他不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而这些事往往都潜藏了自己的能力。相反, 成功的人就不会屈从现状,就像贝多芬说的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是举世瞩目、受人敬仰的大音乐家。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8岁时就举办了个人音乐会。22岁时,他已经在维也纳开始从事音乐教学和演出活动。

    贝多芬自幼就表现出不凡的音乐素质。17岁时,他上门向音乐大师莫扎特求教。经过莫扎特的指导和专心致志的勤学苦练,贝多芬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数以百计的音乐作品。但从1816年起,贝多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后来耳病复发,不久就失去了听觉。作为一个音乐家,这意味着将要离开自己喜爱的音乐艺术,这个打击简直比判了死刑还要痛苦,但是贝多芬以“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的声音来告知世界他不会屈服。

    于是,贝多芬又开始了与命运的长期抗争。除了作曲外,他还想担任乐队指挥。结果在第一次演奏时弄得大乱——他指挥的演奏比台上歌手的演唱慢了许多,使得乐队无所适从,混乱不堪。当别人写给他“不要再指挥下去了”的纸条时,贝多芬顿时脸色发白,慌忙跑回家。此时的他,痛苦至极,不言不语。

    即使是经历这样的打击,也没能使他消沉,他又以极大的意志力对抗耳聋。耳朵听不到,他就拿一根木棍,一头咬在嘴里,一头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用这种办法来感受声音。这样,他不仅创作出了比过去更多的音乐作品,还能登台担任指挥了。1824年的一天,贝多芬又去指挥他的《第九交响乐》,博得全场一致喝彩。热烈的掌声响起来了,然而,他却丝毫没有听到,直到一个女歌唱家把他拉到前台时,他才看见全场纷纷起立,有的挥舞着帽子,有的热烈鼓掌。这种近乎狂热的反应,令贝多芬惊讶不已。

    1827年,贝多芬不幸去世。他一生创作了9部交响乐,其中尤以《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田园交响乐》、《合唱交响乐》最为著名,此外还有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大量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曲协奏曲等,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