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战争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狼就算饿死,也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向其他动物摇头摆尾,还不会向别人低头献媚,更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不可有傲气,但绝不可无傲骨。狼做到了,自强不息,永争第一,是狼的本性,也是狼的追求。

    俗话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是不动声色时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坚强气质,很难看得见、摸得着,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真实写照;傲气,是哗众取宠,盛气凌人的表演,举手投足之间,都让人难以接受、难以理解,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最好注释。有傲骨的人,会让人有种平易近人的感觉,感到和蔼,感到一种力量和尊严;相反,有傲气的人,却会让人十分讨厌,使人感到压抑和难堪。傲骨是一种气质,一种坚强,一种人格,一种知识和道德融合后的存在,是人格中很高层次的境界。

    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大军驰骋疆场,转战南北,其军势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为什么最终也没有避免失败的结局呢?这是因为傲气。李自成率大军进驻北京城后,张灯结彩,天天过年,结果傲气磨钝了起义军的锐气,使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实际情况是当一个人成功或处在顺境的时候,傲气就伴随而生了。有了傲气的人自命不凡,以为自己聪明能干,高人一等,便目空一切,这必然注定了他今后的失败。人一旦产生傲气就会变得头脑昏昏,难辨是非曲直,更不要谈接受批评意见了。

    与傲气相反的是傲骨。它能使人坚定信念,增强勇气和力量;它能催人奋发向上,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1931年秋,吉鸿昌担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作了一次考察。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蒋介石为了阻挠吉鸿昌的抗日活动,力逼他“携眷出国”,作“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吉鸿昌的军权,将他流放。

    吉鸿昌来到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随从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是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明知故问:“你是哪国人?”吉鸿昌大声说道:“我是中国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吉鸿昌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当吉鸿昌的妻子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坚决表示:“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吉鸿昌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傲骨就是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赤子之心;傲骨就是人们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的心;傲骨就是心中的信念、心中的真理,为了捍卫它,纵使失掉一切也在所不惜。

    傲骨是最能突出人之可贵的一点,唯有不辜负它,才可以让自己的尊严长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