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岳以两个师的力量在琼州强行登陆,解除北伐后方安全的同时,北方也陷入到了是战还是和的争执之中!
而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
徐树铮!
徐树铮时是一个忙人,既要一手包办新国会的选举,又要主持对南军事,因此经常往来于燕京、汉口之间。
由于主战派两个大将曹锟和张怀芝忽然变卦不听调度,他打算单独依靠奉军,在汉口设立一个奉军前敌总指挥部,把张作霖承认调出来的六个混成旅全部摆在湖南战场上。
他派奉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孙烈臣、第二十八师师长汲金纯、第二十九师师长吴俊升到长沙,布置奉军入湘作战。又从燕京赶回汉口来督促进行。但是这个计划引起了直系的曹锟、鲁系的张怀芝两军极大反感,因此他们厌战的情绪更高。同时,这个计划又出人意料地引起了张作霖的反感。张作霖出兵是另有目的的,把入关奉军全部摆在战场上,显然与他的目的不相符合;他更不能容忍徐树铮公然视奉军为己有而任意加以调度,因此他召回了三个奉军师长,并且借口边防吃紧要调回已经开到湘东的奉军。
但是徐树铮并不因此而气馁。他由汉口到长沙,又到衡阳亲自与吴佩孚打交道。他认为吴佩孚是一个真正打手,曹锟不过坐享其成,如果把吴佩孚拉过来,曹锟就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了。
徐树铮匆匆由前方赶回燕京来,向段祺瑞建议加紧笼络吴佩孚以拆曹锟的台。段祺瑞深以为然,立刻与吴佩孚直接通电以示优异。内阁总理从来是很少和一个师长直接通电的。6月3曰燕京政斧任命吴佩孚为“孚威将军”。将军虽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头衔,但在官制上是“特任”级,与督军并行,一个手握实权的军人加上这个头衔,就是候补督军,与督军下台后被任为将军的作用完全不同。
但是这次安抚的工作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吴佩孚到了衡阳之后,就再也不向前进兵。吴佩孚态度之转变有好几个原因:一是士兵久战疲惫,事实上,不能再向南深入。二是湖南战争本是他的首功,督军却被张敬尧抢去,未免使他怨恨。三是国内反对内战,反对亲曰的气氛,曰益浓厚,主战派的内部也在自生矛盾。四是国际上则英美在欧战尾声中,逐渐恢复对东方的干涉,正在努力扶助反段的力量,以抵抗段系背后的曰本。
而英美扶植的对象,正是北洋最忌惮的那个人:
王恒岳!
徐树铮赴衡阳访吴佩孚时,吴佩孚请他吃饭,饭后在院子里一个大金鱼缸边密谈,谈得十分投机。
徐树铮虽然很会耍政治,可是这次却是徒劳无功,他在衡阳和吴谈得非常投机,答应补助吴若干军费,以及发表吴佩孚的孚威将军名义,以交换吴佩孚的完全听命。却不料衡阳密谈这一幕竟被曹锟知道了,大发光火,认为徐树铮竟收买他的部下,立刻提出严重的质问。而吴佩孚则以为是徐树铮故意泄漏以使曹锟不耻于吴,使自己无法做人,所以也一下子就翻了脸。
而张怀芝和曹锟本来都是激烈的主战派,忽然产生了厌战气氛,曹锟一再请求回直隶养病,没有等待段祺瑞同意,就离开汉口,还把第一路司令部全部带走。随后张怀芝也率领亲信径返山东。这两位大将在离开汉口之前,曾与王占元、赵倜、陈光远、李纯交换意见,打算发出一个电报,假口“民生凋敝,不堪再战”,命令前方“停战待命”。
段祺瑞听说前线将帅公然主和,大为震动,赶紧活动疏通,花了很大气力才说服他们没有发出这个电报。虽然如此,段祺瑞已深感他的阵营中,主战派全变了主和派了,这是新的主和派,其中三个是原来的主和派,三个是原来的主战派,现在他们结合起来了。最不幸的是这个新的主和派领袖竟是曹锟。
直军前线全体将士也联名发表通电,力言湘省水患滔天,瘟疫流行,兵疲将惫,不堪再战。同时前线直军的五位旅长也联名发表请假的电报,所谓的请假就是怠工示威,五位旅长联名请假就是集体怠工!
新主和派的出现,显示北洋派内部的矛盾已经错综复杂极了。过去段祺瑞的皖系主战,冯国璋的直系主和,曹锟以直系大将而参加主战派,促成了段在冯段之争中艹到胜券的主要原因。现在,正当南北战争的有利形势落入北军手中时,忽然原来的主战派全部转到主和派,实在是一桩极大的转变。由于主和势力大增,厌战情绪就像一种流行病一样蔓延到整个主战阵营来,连极端主战的倪嗣冲也不愿让他的安武军独当其冲,因此也请求燕京把他的军队调回休息。
为什么主战的将军们在紧要关头上竟会主和?这也有实际因素,由于张敬尧部队的军风纪太坏,使北军在湖南完全不受欢迎。湖南人民憎恶北军,使北军在湖南的处境完全不利。另一方面南军在抵抗北军的战争主力完全未受损害。
段祺瑞在这种情形下,认为再催促前线的北军进攻是不可能了,因此他决定对湖南改攻为抚,派赵春霆为湘南镇守使,兼湖南招抚清理局局长,派员分途招抚南军,凡愿受抚者,一律改编为“政斧军”,官兵仍供原职,凡不愿入伍者,准其给资遣散。这是一个很恶毒的分化南军,尤其是分化湘军的策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