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曾国藩 胸中胡雪岩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章 选人用人,独具慧眼(11)(2/2)

    开拓财源,要有精明的生意人眼光,不但能看得准,看得远,并且还要眼界开阔,头脑灵活。所谓眼界开阔,头脑灵活,就是不要墨守成规,死守着一个自己熟悉的行当,而是要放眼更为广阔的天地,善于在其他行当中发现可以开发的财源。说到底,也就是要时刻想着去不断地从市场中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投资经营范围。一个生意人如果只拘泥于正在经营的熟悉行当,最终只会是抱残守缺,甚至于连正在经营的行当都无法保护好经营好,更不用说为自己广开财源了。

    胡雪岩为蚕丝生意和帮办王有龄湖州官府的公事,几下湖州,结识了在湖州极有影响的民间把头,现正做着湖州“户房”书办的郁四。胡雪岩凭着他的宽容仁厚和豪爽,又因帮助郁四妥善处理了家庭纠纷,深得郁四敬服。为了报答胡雪岩,郁四亲自做媒,为胡雪岩娶了寡居的芙蓉姑娘做“外室”。

    芙蓉姑娘的娘家曾一度经商为生,祖上开了一家牌号为“刘敬德堂”的大药店。“刘敬德堂”传至芙蓉姑娘父亲一辈时在当地颇有影响,谁料到她父亲十年前到四川采办药材,舟下三峡,在新滩遇险船毁人亡。她的叔叔外号“刘不才”,生性奢侈,极尽挥霍,还特别好赌,欠下许多赌债,继承家业不到一年就无法维持,药店连房子带存货都典给了别人,自己落得以典当家产借贷为生。不过这刘不才虽然落魄潦倒,也有一种死拧劲儿,就是俗话说的“瘦驴不倒架”,还有那么一点顾及脸面的硬气。比如自己穷困到了极点,却还死活不让侄女芙蓉给人做“偏房”,认为刘家穷是穷,但也没有把女儿给人家做偏房的道理。所以,芙蓉再嫁后,刘不才始终不认胡家这门亲戚。再比如,潦倒归潦倒,甚至已经到了无人借钱给他的地步,刘不才始终不肯押出自己手中的几张祖传秘方。刘不才认为:只要秘方还在,“家底”就还在,心里还想着有朝一日要重振家业。

    胡雪岩娶了芙蓉姑娘,这位不想认亲的刘不才对胡雪岩也是一个麻烦。胡雪岩对于这个嗜赌如命的叔叔从情理上讲不能不管,然而他不认你是亲戚,又实在是没法管。一般认为,胡雪岩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按郁四的主意,送刘不才一笔银子打发了,今后与他断绝来往;一是按芙蓉姑娘的想法,由芙蓉劝说刘不才拿出那几张祖传秘方,胡雪岩帮忙用秘方换万把两银子,让他自己去过活。

    然而,胡雪岩却不这样做。他一定要认了这门亲,因为他要借刘不才的秘方开一家药店。胡雪岩凭着敏锐的眼光一下子就看出药店生意将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财源。因为当时正值乱世,一是军队行军打仗,转战奔波,一定需要防治瘟疫疾病的药品;二是根据经验,大战过后定有大疫,逃难百姓生病之后需要救命药。因此只要药品货真价实,创下牌子,药店生意就会越来越兴旺。而且,开药店在当时社会上还有活人济世、行善积德的好名声,容易得到官府的关照和支持。开药店既能赚大钱,还能为自己挣得好名声,何乐而不为?自己不懂药店经营不要紧,刘不才懂,只要能够将他收到自己旗下,为自己所用,帮助他改掉身上的毛病,就可以当起大用,而且他手上的那几张祖传秘方也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真正价值。这样想妥之后,胡雪岩便请郁四帮忙,摆了一桌十分庄重的“认亲宴”,就在这认亲宴上便商定了药店开办的地点、规模、资金等相关事项。

    胡雪岩的“胡庆余堂”也就这样开了起来。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胡庆余堂”逐渐发展成为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著名药店。它不仅成为胡雪岩的一个稳定财源,成为其商业大厦的一个重要支柱,也为他挣来了“胡大善人”的好名声,对胡雪岩的其他生意也起到了极好的影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