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国宝》记载,胡庆余堂开办不久,就有一个因获悉自己考中了举人而高兴过度,引发癫狂症的新科举人登门求医。此人家庭十分困难,十年寒窗,磨穿砚台,历尽艰辛求得功名。父母本指望他仕途发达,支撑门户,不料遭此厄运。听罢原委,有个医术精湛的老中医说:用龙虎丸或许能治愈此病,只是胡庆余堂没有这种药。但胡雪岩依然向客户承诺:半月之内,一定制出龙虎丸。
当时的药物制作条件落后,全用手工搅拌,龙虎丸中有剧毒砒霜,由于担心拌不均匀关乎人命,没有一个药工愿意担任这个冒风险活。可是10天后,胡雪岩向外人宣称药王桐君老人于昨夜托梦教他制作龙虎丸的秘法。他叫人把一间工场打扫干净,关闭门窗,只留下几个手脚麻利的操作工,并向他们面授机宜。三天以后,龙虎丹果然制成,那位举人服用后疗效甚佳,没几天就根治了癫狂症。后来,胡雪岩有一次酒后终于吐了真言:原来,他命药工将药粉均匀地摊在竹片上,然后用木棒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地写“龙”、“虎”二字,共写999遍。这样一来,药粉自然拌透了,哪会不匀?操作时关闭门窗,不准外人偷看,乍看之下神秘兮兮,实在是要求药工专心一致地操作生产罢了。
至于桐君托梦,是否确有其事,也只有胡雪岩自己心知肚明。而自远古到近代,许多家药店为创牌子附会神灵,却是司空见惯的事,都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已。
胡庆余堂的看家药品“胡氏避瘟丹”在制作前,曾经请僧道来店堂念经拜佛,仪式十分地隆重,要求每个参与制作的药工离家住店,待斋戒沐浴(吃素、盥洗、理发、剃须、更衣)后才可动手。这从表面上看,带有迷信色彩,实际上请僧道念经,大做排场是一种广告效应,是让市民知道胡庆余堂又在制避瘟丹了,具有宣传作用,而斋戒沐浴是出于制药的卫生要求。
胡庆余堂另有一种独家药品“紫雪丹”,色紫而形假霜雪,是胡庆余堂根据南宋时颁定的我国第一部成药制剂规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一张成方配制的镇惊通窍的急救良药。在当时杭州城另一家著名药店叶种德堂有这种药品出售。胡庆余堂也曾试制过此药,但疗效始终不怎么理想。后来,胡雪岩虚心请教许多名医、药师共研重制“紫雪丹”的生产方法和配料。有个从叶种德堂出来投奔胡庆余堂,从事这一行已有60余年实践经验的老药工向胡雪岩建议:听祖辈讲,制作紫雪丹最后一道工序不能够用铜铁锅煎熬,必须使用金铲银锅方能保持药品疗效。胡雪岩接受了这个建议,不惜花重金,请来杭州城最有名的金银巧匠,耗费黄金133克、白银1835克铸成金铲银锅,专门用于制作本药。结果,紫雪丹的功效确有明显提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