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善于把握时局:杭州被官军从太平军手中收复的消息一传到上海,胡雪岩就马上起身赶赴杭州,投入到了战后繁忙的善后赈济工作之中。时局对做生意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再看当今社会表现更为直观,海湾局势紧张石油价格就飙升,美国政坛一出事华尔街股市就暴跌,地区战事一起那个地区的生意就十分萧条。可见,研究好时局对于做好生意十分关键。
胡雪岩在杭州收复后,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将自己运来的一万石大米无偿捐献给杭州用于军粮和赈济灾民。一年多以前,杭州被太平军包围,守城的军民在坚守数月后,弹尽粮绝以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胡雪岩受巡抚王有龄委派,冒死出城,到上海筹款买到一万石大米,运往杭州却因太平军的层层封锁而进不得城去,只好把米转道运往宁波。胡雪岩在杭州济灾时,捐献杭州的就是这批大米。当初胡雪岩想方设法将这批大米转道运往宁波时,宁波刚被清兵收复,城中难民无数,粮食奇缺,这一万石大米正好救急。只是当代表宁波官府接收这批大米的米行要开价付款时,胡雪岩却分文未要,只提了这样一个条件:要求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杭州收复,三天之内以等量大米归还。
从做生意就要赚钱的角度来看,胡雪岩将运往杭州的米献于宁波无疑是将一大笔钱搁置在那儿。因为就当时的时局来看,清军与太平军之间展开了拉锯战,杭州能否收复,什么时间收复,真是无法确定。而且,即使在三五年之内能够收复杭州城,如此之长的时间,这笔钱利上滚利,一石米也翻成了两石米了,其利非常丰厚。然而,胡雪岩却有另一种看法:如果他留着大米不捐献给宁波,等杭州收复,可以随时起运,这样固然稳妥。但是如果时局万一把握不准,战火烧身,一万石米化为灰烬,即可就是老本赔尽了。于是,不如干脆将米捐了。
后来,胡雪岩再次将宁波还的大米献于杭州,自然也是出于他尽心乡梓的诚意。当时,杭州为太平军重重包围,他冒死出城,采买大米,又冒死将大米运往杭州,就是希望能为坚守杭州城赈济乡梓饥民尽一份力,这诚意确实不容怀疑。客观说来,从胡雪岩生意人的用心来看,他要通过捐献这一万石大米为自己重新在杭州站稳脚跟“垫”底,提高自己在杭州的声望。他虽然在经济上损失一些,但是把这一万石大米捐献杭州,就使他在杭州士绅、百姓中名声大振,也使他一下子就得到朝廷重臣左宗棠的信任,委他负责杭州的赈济善后事宜。但不管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分析,胡雪岩此举对于尽快振兴杭州市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胡雪岩认为:杭州战后当务之急就是振兴市面。而市面要振兴、要兴旺,第一要务就是要安定人心、安定市面。也只有保持人心安定,市面平静,人们才会放心大胆地来做生意。这样于公于私,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民以食为天,有了充足的粮食供济,人心就容易安定。胡雪岩认为自己献出这一万石大米,“这是救地方,也是救自己”。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