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叔这样子说,我不讲实话,就不是自己人了。”尤五终于将自己“当家人”的许多难处说了出来。帮里的亏空急需弥补,倒还在其次,眼看漕米一改海运,使得江苏漕帮的处境异常艰苦,无漕可运,收入大减,帮里弟兄的生计需要维持,还要设法去四处活动,撤销海运恢复河运,各处打点托情,哪里不要大把银子花出去?全靠这十几万石大米。由于借米给胡雪岩,不仅没有现银入账,将来还的还是大米。虽说浙江海运局还米过后正值五六月份青黄不接,可以赚一笔差价。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与自己这方面脱价求现的宗旨完全不符。胡雪岩了解了尤五的实际困难,当即要求张胖子开一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代表官府借十万两银子给尤五暂渡难关。当时由于漕运改海运,许多钱庄一窝蜂地去巴结沙船帮,不敢对漕帮放款,怕担当不起风险。尤五一来怕失面子,二来自己也想争口气,所以抱定“求人不如求己”的宗旨,不向钱庄借款,只求尽早将那些大米脱货求现。
见胡雪岩待人真诚,慷慨大方,当即借钱给漕帮救急。这样一来,尤五释然了,非常欣慰,向胡雪岩连连拱手称谢:“好极了,好极了!这样一做,面面俱到。说实在的,倒是爷叔帮我们的忙了。不然,我们这么多米脱货求现,一时还不太容易。”胡雪岩也相当高兴,这件事做得实在太顺利太完美了。当晚宾主双方尽醉极欢。
第二天,胡雪岩将与尤五商量好的事情向王有龄进行了详细的汇报。王有龄也觉得十分欣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倒真有点出乎意料。忽然见王有龄若有所思,两眼望空,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倒叫胡雪岩有些猜不透。一问之下才知王有龄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原来王有龄推测粮价在青黄不接又加兵荒战乱年代一定会猛涨,于是放低声音对胡雪岩说:“我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与其叫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赚!与张胖子商量一下,借出一笔款子来,买了通裕的米先交兑。浙江的那批漕米,我们自己先暗中囤着,等价钱好再卖。”
胡雪岩听后不由地正色道:“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我们已经答应了漕帮的事,不能反悔。否则会叫人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听胡雪岩这么一说,王有龄也十分信服,立刻舍弃了自己的“好主意”。
胡雪岩作为生意中人,不因贪图眼前的利益,而置信义于不顾做出毁约的事情。他的“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了的事,不能反悔”,为他赢得了一个生意场上的好朋友。尤五后来对胡雪岩的生意给予了许多的帮助。胡雪岩的丝业、粮食运输、军火贩卖等无一不是承靠尤五的优先运输,才做得那么顺利。更何况尤五身为漕帮老大,利用江湖上的朋友为胡雪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胡雪岩的生意帮助很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