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十一、送人成仙,自己上天(6)(2/2)
    王有龄越发惊奇了:“真没想到!雪岩你做官这么内行!”

    “做官跟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样的。”

    听得这话,王有龄有些不甚理解,但仔细想一想,胡雪岩虽说过于直率,却是道理十分精辟入理。反正这件事一开头就走的是小路,既然走了小路,那就索性把它走通。只要浙江的漕粮交足,不误朝廷正用,其他都好商量。如果中间出了什么乱子,虽有上司在上面顶着,但具体做事的终归是自己,首当其冲,必受大害。这样一分析,王有龄就觉得胡雪岩的话,真个是“金玉良言”,胡雪岩也是自己今后万万少不得的得意助手。

    王有龄一番思索后,态度诚恳地对胡雪岩说:“雪岩兄,此事就由你全权来办了。”

    胡雪岩想了想答道:“真的要我来办,那得要听我的办法。”

    “好!”王有龄为了保证漕米顺利交兑,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当即毫不迟疑地答应道,“全听你的!”就从这一刻起,王有龄对胡雪岩简直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为了办事方便,王有龄特意给胡雪岩办了一个“关书”,在海运局挂了个“委员”的虚名,然后又从藩库里提出十万两银子存入信和钱庄。由于黄宗汉曾经向王有龄暗示自己要二万银子的好处,胡雪岩让王有龄先划出三万两银子到上海大享钱庄,其中一万两留作办事之用,二万两则悄悄地汇到黄宗汉的福建老家。后来胡雪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义,以帮助漕帮解决资金困难为交换,说服了漕帮魏老五卖米,使得买米成功。

    运送漕米这件事,在他人看来是块烫手的山芋,然而由于胡雪岩的大胆策划、周密部署、多方打点奔走,由海运局出面担保,钱庄垫钱,漕帮卖粮以充漕粮的一系列计划得已顺利完成。事情做得巧妙顺利,各方皆大欢喜。

    对于王有龄来说,通过胡雪岩的帮助,漕米京运这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二万两银子汇到黄巡抚家中,巡抚黄宗汉亦是极为满意,已经透出口风,要不了多久对王有龄定有酬谢。王有龄既完成了任务,又讨好了上司,得到上司提拔的允诺。如果没有胡雪岩的鼎力相助,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而运送漕米对于胡雪岩来说,也是收获颇丰,不仅帮助了王有龄,使自己的这座官场靠山更稳固,而且与江湖中颇有势力的漕帮结下的深厚友谊,也给后来的军火生意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另外,胡雪岩全力帮助王有龄,目的自然不只是为了帮助朋友。实际上胡雪岩是在为实现自己做大生意的计划铺路搭桥,他要培植起一棵来日可以依靠的官场大树。王有龄与胡雪岩之间绝不是简单的朋友关系。而王有龄借重胡雪岩也绝非仅仅是为了报恩这一个目的,他同样需要胡雪岩这位有才华有钱势的朋友帮助自己仕途通达也是实实在在的。由此可见,胡雪岩的“水涨船高,人抬人高”是非常聪明的取势术。

    不仅仅如此,后来黄巡抚的表亲周道台,王有龄在政坛中的宿敌,多次在巡抚那里进谗言,诋毁王有龄,以此报没有得到湖州知府的仇恨。说王有龄翅膀硬了,不把巡抚放在眼里,湖州丰收之年,孝敬的银子还那一点。而偏偏贪婪的黄巡抚信以为真,处处为难王有龄。胡雪岩在得知自己的官场靠山的仕途受阻后,想法送礼帮助王有龄重新赢得巡抚的好感。同时利用周道台私自与巡抚的政敌藩司做军火生意一事,既进行威胁恐吓,又诱之以利益,使得周道台最终与王有龄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王有龄在官场的一个帮手。从而再次为王有龄的仕途发展扫清了道路。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