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康钱庄挤兑风潮全面波及胡雪岩的生意,已经面临破产倒闭的时候,胡雪岩还是不服输,不肯松口,始终没有将自己已经囤积的价值九百万两的生丝按洋商的开价脱手。
胡雪岩直到此时还不肯松口,已经是完全从生意上去考虑问题了。
到1873年阜康倒闭之前的那几年,胡雪岩的生丝生意事实上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在商言商的范围。此前他始终不肯将自己囤积的生丝按洋商的开价出售,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从自己垄断市场、控制价格的生意角度作出的决策,而是以丝业领袖自居,为了维护几百万江浙养蚕做丝人家的生计,跟洋人斗智斗法。但商场如战场,斗法双方都讲虚实,讲攻守。洋商联合起来经济实力充足,可以一直保持进攻不懈的势头。而胡雪岩却是孤军奋战,唯有苦撑待变。不过,这情形也如围城守城。洋商虽然大军压境,劳师远征,但是最怕久持不下,故而求速战速决;胡雪岩尽管被围城中,但是利于以逸待劳。胡雪岩守城一方只要做到内部安定,能够坚守,等围城的洋商师劳无功,军心动摇,再于他们撤兵退散时开城进行反击,也就可以大获全胜。胡雪岩几年来大体就采取这种战术,也确实收功不少。
但自上海阜康挤兑风潮一起,此时就好比城内生变,洋人必然在拭目以待胡雪岩自动弃城投降。久经商场风雨的胡雪岩,心中明亮如镜。他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投降,不仅不能投降,甚至连一点投降的苗头都不能让洋人看出来。因为如果洋人一旦看出胡雪岩已经财力不支,必然会像饿虎扑食般扑了过来,最终只能任他们宰割、撕碎,然后肆意瓜分。洋人本来就在联合抵制胡雪岩,狠杀胡雪岩所囤生丝的价格。胡雪岩一旦松口,让洋人知道他急需生丝脱货求现用于钱庄运转,必然会更加趁火打劫,要将这批生丝活剥生吞下去——你既然急等现货来找我,那就得一切听我的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胡雪岩囤积的九百万两银子的生丝,不仅不能达到照本收回的目的,而且甚至会打“倒八折”,最多只能收回一百八十万。然而,胡雪岩此时所有的财产,不算价值九百万的生丝,加起来不过三百万。而胡雪岩所欠债务,连代理的官款在内,实际累计已达八百万。此时的胡雪岩事实上只希望能半价售出这批生丝,以帮助自己渡过阜康挤兑的难关。而如果真的落到只能“倒八折”拍卖的地步,胡雪岩真就是神仙也救不得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