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7)
    第一章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7)

    给予他人同情与谅解

    有一种玄妙的言辞,一说出口,即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使别人对你印象良好,乐于与你和睦相处,并诚心接受你的意见!这样的话就是:“你这么做当然没错,换了我,一定也会和你一样。”

    凡事能以这么一句话开头,一切就好商量了!只要这句话一说出口,任何僵硬尴尬的场面,都必瞬间消失软化。

    有一次我在广播节日上提到《小妇人》一书的作者露意莎?梅?艾克特其人。对于这位作者的生平,我当然知之甚稔,却不知怎么搞的,连续两次都把她的故乡说成是新罕布什尔州的康克特城——正确答案应该是麻省的康克特城。节目播出之后没几天,我立刻收到听众的来信,对我犯的错误严加指责、辱骂,其中以一位出生在麻省康克特城、目前住在费城的妇女,措词尤其强烈,好像我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在那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我心里实在有几分不平,好想回信驳斥几句,也好出出心头怒气。但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深知这么做非但于事无补,还徒然在外树敌招怨,实在是不智之举。

    相反,我决定要跟她化敌为友,我觉得这么做反而富有挑战性。有一次我路过费城,便特地打电话给她,向隧示感谢。由于我能够及时按下自己的脾气,改以祥和的态度向对方致歉,原先的羞辱和创伤,立即获得友善与仁慈的抚慰,而且还使她对我产生极为良好的印象,比起写信反驳,大宣笔战,闹得双方怒目相对,真要理想得多了!

    心理学家亚瑟?盖提斯在那本著名的《教育心理学》中曾说:“同情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需求,小孩子在受伤时,即使是一点点擦伤,也会需要大量的同情和安慰。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之所以会醉心于诉说自己的忧伤、病痛和一切生理异状的细节,全都是基于同样的心理。”

    所以,如果你想说佛人,别忘了先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想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