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善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性和正确性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青年的特点是富于创造性,想象力也纯洁而灵活。这似乎是得之于神助的。然而,热情炽烈而情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恺撒和塞维拉斯①就是例证。曾有人评论后者说:他曾度过一个荒谬的———甚至是疯狂的青春。然而他毕竟成为罗马皇帝中极能干的一位。少年老成,性格稳健的人青春时代就可成大器,奥古斯都大帝、卡斯曼斯大公、卡斯顿勋爵②即是如此。另一方面,对于老人来说,保持热情和活力则是难能可贵的。
青年善于创造而短于思考,善于猛干而短于讨论,善于革新而短于守成。老年人的经验,引导他们熟悉旧事物,却蒙蔽他们无视新情况,青年人敏锐果敢,但行事轻率却可能毁坏大局。
青年的性格如同不羁的野马,藐视既往,目空一切,好走极端,勇于革新而不去估计实际的条件和可能性,结果常因浮躁而改革不成却招致意外的麻烦;老年人则正相反,议论多于决断,为了事后不后悔,宁肯事前不冒险。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青年的特点与老年的特点在事业上结合在一起。这样,他们各自的优点正好弥补了对方的缺点。从现在的角度说,他们的所长可以互补他们各自的所短;从发展的角度说,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经验;而从社会的角度说,有经验的老人办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但是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圣经》说:“你们中的年轻人将见到天国,而你们中的老人则只能做梦。”有一位“拉比”(犹太牧师)解释这话说:上帝认为青年比老年更接受他,因为希望总比幻梦切实一些。要知道,世情如酒,越浓越醉人———年龄越大,则在世故增长的同时却愈会丧失正直纯真的感情。早熟的人往往凋谢也早。不足为训的是如下三种人:
第一种,是在智力上开发太早的人。小时出众,大未必佳。例如修辞学家赫摩格尼斯③就是如此。他少年时候就写出美妙的著作,但中年以后却成了白痴。
第二种,是那种毕生不脱稚气的人。正如西塞罗④所批评的赫腾修斯,他早已该成熟却一直幼稚。
第三种,是志大才疏的人。年轻时抱负很大,晚年却不足为训,像西庇阿·阿非利卡就是如此⑤。所以历史学家李维批评他:“一生事业有始无终。”
(培根)
注:
①指severus,古罗马皇帝。
②卡斯曼斯大公,16世纪法兰克大公。
③赫摩格尼斯,古希腊哲学家。
④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和哲学家。
⑤西庇阿·阿非利卡,古罗马名将。
158
世界美德读本
the book of world virtue
217
勤奋好学
“如果我休息,我就生锈。”对于那些为懒散而苦恼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则最好的箴言。甚至那些勤劳的人都会接受并从中受益,将它视为警语。如果一个人让他的身体机能休息,像钥匙上没有被使用的铁一样,那么他的身体很快就会表现出生锈的迹象,从而无法从事有益的工作。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