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这对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是极其重要的。老师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班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全面的了解,所以在评价学生时总会产生一些偏差,如果此时家长能及时提供孩子的日常行为状况,有利于老师实施教育。同时,家长也应该逐步将孩子视为一个求知的学生,而不再是成天被捧着的、被护着的小宝贝。
为了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并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尽可能避免孩子由于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而产生的不愉快学习体验。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认为老师做得都对,对老师有意见就应该向老师提出来,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被动学习的习惯
调查表明,学生被动学习、猾主动性差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孩子不爱学习,或者是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在家长与学校的压力下学习,他们的学习目的或者是为了让别人能看得起自己,或者是为了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或者是为了升学、考试等等。
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发展,还是为了报答父母等,都是把学习当作一种手段。从这一点来看,孩子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主动性有可能欠缺。我们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驱使下,也会很努力、很主动地去学习,但这种学习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这些目的在一段时间内的确可以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主动学习。但这种主动性的动力来源却未必能够长久。当他们的功利性目的达到以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渐渐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们或许感到自己力量微薄,当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想要的学习目的时,也有可能把一段时间的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才看到那么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被动地学习,有的孩子甚至为此而逃学。
在各种学习目的中,唯有以知识作为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热爱学习、主动学习。也就是通过学习和获得知识本身,学习者就能得到满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认知需要,这种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需要,是最稳定的学习需要。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